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做上數字記號,總算是完成了他的承諾,將這些橫死之人入穴安葬。這些年來,在鬼門關遇害之人超過千人之數,大多數都因為年代久遠,混雜一起,唯有三百六十五具屍骸,完好無損,被李路單獨安葬。

“如今功成圓滿,總算對得起諸位的饋贈了。”李路看著密密麻麻的墳冢,恭恭敬敬地行了一個大禮,在清理屍骸的過程中,他收集了不少金銀寶珠之類,堆積起來的數目極為駭人。這些對他來說,也暫時沒有什麼用處,最讓他覺得驚喜的是這些人隨身攜帶的一些武功秘籍,人物誌傳,身份令牌等等,雖然損壞的佔了絕大多數,但留下的到也有二十八本秘籍,其中劍法佔了十二本。

“細雨劍法”,東海巨鯨幫鎮派劍法,共分七七四十九式,劍法精髓在於一個快字,當此劍法練到極致之時,便如漫天細雨,朦朦朧朧,讓人找不到劍法軌跡。

“孤峰十八式”,邋遢道士顧長風所創,一劍山,一劍險,十八式使出,如同萬仞高峰壓頂,勢不可擋。。。。

“中正劍訣”,江州正氣盟鎮派劍法,浩浩蕩蕩,正氣長存,此劍法使出之時,自有一股浩然正氣加身,諸邪不侵。。。

“寒冰劍氣”,七大劍宗之一北寒劍宗真傳劍法,身懷九式寒冰劍,閻王來了都不見。。。

。。。。。。

十二門劍法,其中“細雨劍法”和“寒冰劍氣”,兩門劍法一柔一剛,而且皆是與水有關,對掌握水之柔與水之剛的宗源有著極大的幫助。

本來李路修行劍法,觀其意而掌其形。若是先行在陰雨天氣觀察細雨的變化,在冰天雪地體會寒冰的成形,那麼修行劍法之時便會水到渠成,無所掛礙。

如今對著劍譜修煉,雖然能夠將兩套劍法流暢地使出,但是與秋水劍法相比,總覺得少了神韻。

絕壁之上的瀑布,離湖泊足足十數丈,水流飛落,砸進湖泊之中,激起巨大的浪花,傳來響亮的轟鳴之聲。

李路將兩套劍法練完,忽然有些發愣地看著瀑布,瀑布之水未落下之時可以說是柔順的,但是一經落下,便會帶上巨大的力量,此乃柔轉剛之相,換種角度,未嘗不是一種舉輕若重的轉變?而這股至剛之水一旦落入水中,馬上又轉化為水之柔,融入湖泊之中,此乃剛轉柔之法。這剛柔轉變之間,都有一股天地之勢隱藏其中。

“原來想要尋找的東西一直在眼前,卻一直沒有發現!”

瀑布之下,李路手持青竹劍,一套“細雨劍法”在他手中使出,“春雨欲來”、“千條萬線”、“煙雨綿綿”。。。直至最後一招“雲消雨散”。

在瀑布下練劍,不但要將劍法一招一式使出,還要剋制瀑布的巨大沖擊力,等於逆水而行,所要投入的精力何止幾倍。

一套輕柔明快的劍法,在水流的衝擊之下,顯得異常凝重,而且一招一式也被衝擊得面目全非,根本看不出細雨劍法的模樣。

“這樣子根本不對,連劍法都不成形,還怎麼練劍,怎麼去領悟剛柔之意。”

李路任由瀑布之水衝擊,閉上雙眼細細思索,他腦海中閃過一劍訣,這套最為簡單的劍法,一招一式都是劍法的基礎。

“是了,要從最基礎的劍法練起,這樣才能更好地摸索水流在每一瞬間的力道和轉變。”

刺,最為簡單的招式,在瀑布的影響下,也已經變了模樣,達不到應有的姿勢。

一劍又一劍的刺出,瀑布湍急,如同銀河九天而落,落在劍上,落在李路身上。

漸漸地,李路已經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這一刺之中,他忘記了劍法,忘記了水流的剛柔之變,他的眼中,只有這簡簡單單的一劍,那便是刺出。

一劍,被水衝擊斜了,那便再來,又一劍,被衝擊得下垂了,還是再來。

不知過了多久,李路一劍刺出,快若閃電,劍身在瀑布的影響下絲毫不變,平平地刺出,平平地收回。

他知道,這一劍已經成了。

等他回過神來之時,發現天色已然大黑,在不知不覺之間,竟然將這一劍練了整整一天。

李路走出瀑布,隨意吃了點水果,在湖泊邊上打坐休息。

第二天,他繼續修行一劍訣的基本劍法,此次招式是斬,在瀑布之下,分為逆斬和順斬,逆斬時,青竹劍由下而上,要不斷克服水流的巨大沖力,消耗的力量是極為驚人的。順斬時,劍法受到水流之力,雖然快上幾倍,但這不屬於自己的力量,無法從容的控制,李路需要的是自己能夠完全掌控這一斬的方向,力度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