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弄得不死不休呀?”李路心中有些疑惑。
他將羊皮收起之時,無意間再看了一眼,心中輕咦一聲,趕忙重新將羊皮攤開。
“青竹劍派祖師當真大才!”他將羊皮重新看了一遍,不由心生佩服之意,這羊皮記載的文字,正著看是青竹劍派的一門風留劍法。反著看時,竟然便是另一番韻味。單單留下的這手文字謎,便能讓這大周文人盡皆自愧不如了。
羊皮中記載的另外一門要訣,乃是一篇總訣綱領,講究以風為劍,一劍既出,風殘雲卷,其餘劍法,皆如同竹林中的竹子一般,隨風而動,卻毫無反抗之力。青竹劍派祖師自稱此劍為天下劍法之宗,此劍一出,萬劍歸宗。
“狂妄,當真狂妄!”李路看得熱血澎湃,當初他初學一劍訣,堪破劍法第一道屏障之時,便想以最簡單的招式破除其他劍法為目標。
可是天下劍法成千上萬,劍招之間隨意組合更是不計其數,若是想將這些劍招的變化盡皆收入心中,而後破解,任誰也沒有這個本事。
因此,李路雖有雄心壯志,但是在遇到秋水劍法,七星劍法和曲直劍法之後,雖然很快掌握了其中的關竅,並因此創出了屬於自己的驚天一劍,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劍道之路已經偏離了方向,這幾門劍法博大精深,並不是自己能夠完全演化出來的,對原先的目標,連自己心中都起了一絲敬畏之心,不敢再繼續下去。
如今看到這萬劍歸宗的總綱,讓他心頭一震,心中的迷霧瞬間消散殆盡。
原先他想以演化劍法來打到破解的目的,基本原理在於以簡化繁,以繁破繁,這已經是誤入歧途,再行精研下去,只會越來越迷茫,將全部精力投注到劍招之中,最後泯然眾人。
而青竹劍派老祖,則是想到了以繁化簡的方法,無論何種劍法,任你萬般變化,其宗源只在一劍之中,只要壓制這一劍,那麼整套劍法盡皆壓制。
“是了,是了,無論劍法何等精妙,總有其宗源所在。”李路想起自己習得秋水劍法之時,不過是對落霞劍宗祖師王子安所寫的“秋水”二字有感,加上與宋悅對戰之時的領悟,從而推演出了秋水劍法。說起來,這套秋水劍法最為根源的只在兩劍之間,一為秋水之柔,二為秋水之剛。以此為宗源,方能得劍法之精髓。
“壓制其根源,便是壓制其劍法,同理,破其根源,便能破其劍法,以此方位正道!”李路眼中閃過一絲激動之色,困擾他的問題一朝想通,直如在沙漠之中的旅人喝上一口清泉,全身毛孔盡皆舒爽。
李路繼續看下去,若想完成萬劍歸宗,必要以一劍試遍天下劍客,方能融匯貫通,創出屬於自身的絕世一劍。
當年青竹劍派祖師,單劍行走江湖,大大小小數千戰,無論勝敗,盡皆將敵之劍法化於一劍之中,以此一劍,奠定了青竹劍派的根基。可惜此等劍法,乃是專屬個人的劍法,若是強行學之,只會學個形似而已,根本沒有應有的威力。
自開派祖師之後,青竹劍派雖然時有驚才豔豔之人誕生,卻再也無人能夠練就這一劍,從此萬劍歸宗之法也成絕響。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難怪,難怪!”李路現在算是明白青雲劍宗的李莫白為何覬覦這份傳承了。
“財不外露,道不輕傳。想必此人與李莫白交情極深,否者不會將萬劍歸宗之事說於他聽,也便不會招人覬覦。”李路搖了搖頭,按他的猜測,此人既然透露了秘密,想必也有傳授之心了,可能李莫白太過心急,反而讓此人看清了摯友的真正面目。“既然得你如此大的機緣,必定為你了結這份因果!”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 ; ;
第四十二章 瀑布悟劍
山中無日月,崖底無時間,不知不覺之間,一月時間匆匆而過。
李路的傷勢早已復原,他沒有忘記自己的承諾,將崖底的骸骨一一收拾,能夠整具移出的,便單獨設立墳冢。已經風化太過脆弱的,便將骸骨混雜,一道合葬。
這一個月來,他的時間安排得極為規律,每日太陽初升,便在崖底清理骸骨,埋葬。及至晌午,便在湖泊邊修煉劍法。待到夜間,繼續臨摹玉璧之中的符篆大字。至始至終,他都沒有忘記修煉鯨吸功,經過這一個月的努力,鯨吸功的呼吸之法已然成了李路的自然習慣,一舉一動之間都會自然而然地呼吸煉化真氣,如今他丹田真氣之雄厚,足以媲美七重天的高手。
三百六十五,李路將最後一塊墓碑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