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衝勁,新鹽政正需要有張同敞這樣的年輕人出來做事,為陛下分憂。”
崇禎皇帝在上面笑著回應道:“首輔說得不錯,你們都是年輕有為之人,朕還期待著你們給大明官場注入一股活力,讓大明重現開國之初的風尚。”
周延儒無奈,以前自豪自己年輕入閣,現在卻成了妨礙自己達成目的的障礙。
崇禎皇帝看周延儒退回原位之後,就對張同敞說道:“全國巡鹽御史一職,會很辛苦,也會有很多困難,你要有思想準備。”
“臣明白。”張同敞一邊說一邊挺起了胸膛,顯示自己的無畏。
“你巡查各地的時候,如遇各地鹽價波動及鹽工獎勵不合理,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幅度不能太大,並報朝廷知道。”崇禎皇帝再次授權。
“是,陛下。”
“剛才周卿的話也有道理,你畢竟年輕,但鹽政之事不能有失,朕讓東廠同時關注各地鹽政,以防萬一。”
張同敞自然不會有意見,他對自己有信心。
但那些轉運使和鹽課提舉心裡就叫苦連天了,本來多了個巡鹽御史監督自己,就很不自在了,現在又多了一個讓人恐怖的東廠監督,更是苦惱,他們不由得對牽扯出東廠的周延儒恨得直咬牙,不多嘴會死啊!
他們其實不知道,就算周延儒不說,崇禎皇帝最終也是會讓東廠參與進來的。周延儒一冒頭,他就順水推舟,把群臣不喜的東廠給光明正大地安排了進去。
會議到這裡,就差不多了。群臣退出文華殿,匆匆回去安排自己的事情。周延儒趕緊回去把情況告訴廖彬,讓他快馬回去說明這個情況。而其他心思活動的官員,則也是派出自己的親信,前往倉鈔集中地大肆收購,以賺取差價。
要知道,許多倉鈔因為食鹽產量不足,可能持有人都換了幾輩人了,還沒有兌換出鹽引。而有關係能兌換鹽引的大鹽商,自己手中的倉鈔都兌換不完,而且也不願意多兌換,因為兌換多了要交的稅就多,還不如兌換一些,再新增一些私鹽來賣更實惠。因此倉鈔一直走低,幾成廢紙。
現在朝廷下定決心增加產量,兌換所有倉鈔。所以把倉鈔低價收購過來後換成鹽引能大賺一筆。沒有多少官員不動心,紛紛快馬前去搶購。
第一百七十三章 張母教子
文華殿內,徐光啟給出了銀行建築設計圖,在給崇禎皇帝、溫體仁、畢自嚴、孫承宗講解,鍾進衛則在一邊補充。
因為現在水泥建築的經驗還不夠,所以這個銀行設計得並不是很龐大。只是簡單的兩層再加一個地下室。東南西北都有門出入,分別辦理不同的業務使用。
在其他人沒有疑問之後,崇禎皇帝拍板,在紫禁城外劃出一塊地,馬上開始興建銀行,儘早投入使用,戶部那邊開始印刷紙幣;多了可以備用,兩邊同時進行。
另外,崇禎皇帝還特意吩咐徐光啟,多建一些水泥新式窯,加大產量,這東西不但民用需要,軍用也要。孫承宗之所以留下來就是向崇禎皇帝預定水泥,為他計劃中的遼東戰略做準備。
文華殿內的人討論水泥相關的內容,再到玻璃,鋼鐵的實驗,一直討論到很晚才各自散去。
張同敞傍晚回到自己的家,張家老人張孝開的門。他見自家公子面帶喜sè,就笑著道:“公子,可是遇見傾心女子了?”
張同敞已近二十,還無婚配。老太太急得不行,尋了幾門親事都被張同敞給拒了,言到自己靠蔭補得了中書舍人之職,非己本事。一定要幹出一番名堂才能成家。
張孝卻是從小看著張同敞長大,對他知之甚深。張同敞有個xìng,非自己看中的女子不娶,為免老太太逼婚,遂以事業為由,拒之。
他現在看到張同敞喜上眉梢的樣子,知道非事業婚姻兩種原因才能讓自家公子如此開心。
要說事業,張家自從張同敞曾祖死後,家道中落。
直到天啟年間,朝廷念起張家以往功勞,重新起復,張同敞才因此得了個蔭補的中書舍人。也就僅此而已,朝中無人,想更上一步,年輕的張同敞還須得熬資歷。
因此,張孝自動過濾了事業一途,以為是張同敞的喜事是源自於有中意姑娘了,這也能解決老太太整rì喋喋不休的嘮叨了。
張同敞笑著搖搖頭,對張孝道:“張叔猜錯了,大丈夫事業未成,何以家為。今rì我參與朝議,得皇上重用,改rì就要出巡各地了。”
張孝聽了先是一怔,然後有點疑惑,感覺訊息有點突然,他不是很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