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核心,即所謂凌厲的衝鋒,詭秘的奇襲,迅速的迂迴,閃電式的側擊和

夾攻,獨立的偵察,掩護本部步兵和騷擾敵人。公元前260 年,在秦、趙長平大戰

中,秦國以五千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繞過趙軍翼側,迂迴至後方營壘,將其截

為兩段,斷其糧道,使之不能救援,最後迫使趙軍全軍覆沒,從而使秦國在古代戰

爭吏上創造了多兵種協同而又用騎以奇的光輝戰例。

當然,騎兵的短處正如兵書上所總結的亦有不利的因素,即所謂的騎戰有“九

敗”或“八害”。其中心內容是,騎兵往往受到地形的限制而招致失敗,如陷於

“天井”(四周高峻)。“地穴”(低陷)及沼澤難行之地,大澗幽谷、木林茂密

之地,深溝坑阜之地等,均構成騎兵的“死地”或“敗地”。

這些不利的地形地物,深為兵家所忌。其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會對騎兵形成

威脅,這就是騎兵的衝鋒速度高,極容易脫離戰場主力,如果長驅不止,陷於敵陣

又不能破陣,再加之後繼部隊接應不上,就勢必受到敵人的截擊或埋伏而陷於進退

兩難的險境。面對這些不利的因素,作為軍事指揮者,勢必明瞭和果敢處置面臨的

一切,才能化險為夷。事實上,作為騎兵部隊,只有選擇平曠的地勢,給騎兵創造

出高速度衝殺的場所,才能以“一騎當步卒八人”的威勢攻擊對方。秦俑二號坑在

試掘時,露出土層的完整的有騎士33、馬36。這些騎士都無一例外地作垂臂、左手

提弓的姿勢。出土的武器惟見銅劍、鏃和弓弩,沒有長柄兵器。而此時的劍,看來

也只是騎兵作為衛體的武器而已。這說明秦騎士的作戰手段同趙武靈王時教國人穿

“胡服”,習“騎射”的情況是前後相承的。民國時期,洛陽金村曾出土過一面戰

國銅鏡,背面有騎士乘馬握劍刺虎的影象,即證明了這一特徵。由於劍僅限於擊刺

的單純動作,在馳驅如飛的騎兵手裡是發揮不了太大作用的。也正是由於這諸多的

侷限,才使騎兵無法充當作戰的主力而只能處於輔助的地位。戰國時期,秦國有兵

員100 多萬,其中“帶甲”(指步卒或作“奮擊”)百萬,戰車兵數千乘,而騎兵

僅有1 萬。包括後來發掘的秦湧三號坑,從出土的情況看,三坑中約有步兵湧6 千

多,戰車140 餘乘,騎兵俑116 騎。從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提供的雙重數字表明:

秦惠文王時,秦國的騎兵佔軍隊總數的1 %左右。到了秦始皇時,騎兵的比例已升

至2 %,這時步兵仍是作戰主力,車兵的地位仍然高於騎兵。即是騎兵使用率最大、

也最多的趙國,騎兵在軍隊中的比例也還是有限。戰國晚期,趙國名將李牧在重新

整編部隊時,依然是以車兵1300 乘為主,騎兵13000 匹為輔。而在軍隊的總數中,

騎兵所佔的比例也不過是8 %左右。況且這是在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七、八十

年的情況。

在其他諸侯國家中,騎兵的比例更少,不過1 %左右。

騎兵在戰國時期已初露鋒芒,但遲遲沒有形成戰場主力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

一點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