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之,未陣而薄之”,但它畢竟在春秋末期開創了
一個國內戰場上廣泛使用步兵的“步兵時代”,為後世戰爭的多層面、多兵種、大
規模的快速作戰方式奠定了基礎。
到公元前505 年,吳楚大戰爆發,就在這次大戰中,“吳闔廬選多力者五百人,
利趾者三千人,以為前陣,與荊戰,遂有郢。東征至於庳廬,西伐至於巴蜀,北迫
齊晉,令行中國。”吳王夫差的軍隊編制是以百人為一“徹行”,百“徹行”為一
方陣用於作戰。到了戰國時期,各國的步兵人數已達到數十萬甚至百萬。從此步兵
作為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活躍在戰爭的舞臺上,並逐漸走上成熟。
從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排列的兵陣來看,秦步兵的數量大,遠戰能力強,而當時
的軍事指揮家又善於處理步兵同戰車、騎兵的配合關係,諸兵種協同作戰,因而形
成了軍事編制的最大標誌。秦俑一號坑的矩陣是以步兵為主、同戰車穿插排列的兵
力部署。其協調車、步關係的作法,是“魚麗之陣”變化了的形式。儘管戰車有左
右和前後的雙車編組之別,但總體上是車的前後及兩側都有步兵湧佇列。這種編組,
既有古代兵書上所說的“魚麗之陣”的車、步協同的寬大介面,又突破了在二線或
三線的兵力配置,從而就出現了強大的縱深,形成了“本甲不斷”的雄壯氣勢,正
是由於步兵和騎兵躋身於戰場並日益顯示出強大的優越性,才使那動輒千百乘、大
排面密集的車陣戰,在中華大地上叱吒風雲地度過了十多個世紀之後,不得不相形
見絀地退出歷史舞臺。
中國古代戰爭車戰的興起可以追溯到殷代,經過殷周時期千餘年的發展演變,
戰國時期戰車的種類、編制、裝備、戰術等方面已發生了深刻的變革。
然而,由於先前實物資料的缺乏,人們對於這一時期車戰問題的研究只好徘徊
在故紙堆中,並有史學家推斷:“戰車自秦代已退出歷史舞臺,被騎兵所替代。”
秦俑二號坑大型車陣的發現,首次向我們展示了古代戰車編制、裝備、戰術方面豐
富的實物資料。它使古代車戰史的研究者和史學家,不得不重新校正自己的觀點和
理論依據。戰車龐大的陣容同樣告訴了人們,秦代的戰車特別是像坑中這一型別的
輕車,並沒有因戰爭的發展和戰術的變化而衰退,相反這種輕型戰車呈現出穩定發
展的趨勢,並漸已發展為一個獨立的兵種。它和騎兵、弩兵等精銳兵種處在同樣的
重要位置,在戰場上發揮著其它兵種無法替代的作用,並在戰爭的舞臺上演出了一
幕幕壯烈的干戈撞擊、人仰馬翻的活劇。
隨著歷史的演進、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革和戰爭規模的擴大與空前的慘烈,戰車
本身也一次次受到時局的衝擊,以至最後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和地位。這種因衝
擊而引起的大變革,主要歸於兩次大的戰爭:第一次是公元前707 年,在周、鄭濡
葛之戰中,鄭國子元為“魚麗之陣”。其法是“先編後伍,伍承彌縫”。即把步卒
配置在戰車的兩側和後方,使車、步協同,發揮各自作用,從而改變了過去那種戰
車同步卒一線配置的傳統隊形。這可以說是中國車戰歷史上發生的第一次大的變革。
隨後的戰爭實踐經驗,使戰爭指揮者越來越體會到“卒乘輯睦”關係的重要作用。
幾百年後的公元前541 年,晉國魏舒在對狄人的作戰中“毀車以為行”,乾脆把車
兵的行軍隊形改成步兵的戰鬥隊形,這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的一次步兵對車兵的革命。
正當龐大勇猛的步兵部隊成為戰場主力,而古老笨拙的戰車甲士被轟下戰爭舞
臺的時候,一支曾與步兵配合過作戰的車兵卻又從中誕生了,這就是在脫離步兵之
後也能夠單獨作戰的戰車部隊,也就是在戰國後期出現的輕車兵。它一改過去那種
車對車的衝刺戰法,在多兵種的協同作戰中,巧妙而藝術地表現出了自己的制敵特
點。這個特點首先表現在馳敵致師的戰術之中。
當戰爭的雙方在戰場上列陣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