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相干。“灌輸”當是流灌輸送的意思。
而“相”字在這句話裡卻至關重要,它把“機”同“輸”兩者聯絡了起來,由
機械推動水銀流動,再用“灌輸”的力量反過來又推動機械運動。如此往復不已,
以期達到水銀流動不輟。然而,這種構想應該算是設計者或建造者的一廂情願,因
為根據能量守恆和轉化的科學原理,任何不消耗能量以求作功的想法都是不現實的。
事實證明,這種努力也只能是無法實現的徒勞。由此推知,始皇陵內的“水銀河”
是無法也不可能長期流動的,它只能在機械的推動下緩緩地“流動”一段時間,然
後進入枯竭狀態。遺憾的是,今天的人類尚不能確切地詳知創造以水銀為江河大海
流動的壯舉,使用的是怎樣一種神奇的機械。
當然,秦始皇地宮內以水銀為“江河大海”的神奇造詣,其真實用意恐怕還不
是主要象徵氣勢恢宏的大自然景觀。如同吳王闔閭、田齊桓公午墓中以“水銀為池”
一樣,我們有理由認為這樣做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防盜。
歷史的經驗提醒人們:“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國也;無不亡之國者,是無不
掘之墓也”(《安死》)。由於水銀的熔點是…38。87℃,即是在常溫下的液態也極
易揮發,而汞本身是劇毒類藥物,人一旦吸入濃度汞氣,即可導致精神失常、肌肉
震顫而癱瘓,以至死亡。墓中“以水銀為池”,便可擴大汞的蒸氣揮發層面,使毒
氣發揮更大的作用。秦始皇墓內用“機相灌輸”的方法來攪動水銀,不但使摹擬的
江河“奔騰”起來,而且瀰漫在墓內的高濃度汞蒸汽,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的物
品長久保持不腐,更重要的是還可毒死膽敢進入地宮的盜墓者。
始皇陵地宮的形狀已經推斷而出,那麼這位千古一帝的棺槨又是個什麼樣子?
自兵馬俑被當地農民發現之後,隨著考古發掘的進展,對於兵馬俑和秦始皇陵
的研究者越來越多。七十年代中期,在美國出版的《國家地理》雜誌上,插圖作者
楊先民先生在圖中曾根據科學推測,把秦陵地宮中裝載棺槨的龍舟放置在以水銀聚
成的河流中間。對於這幅插圖,有研究者認為,水銀河穿繞於摹擬宮殿的槨室及山
嶽之間是有根據的,這從測得的汞異常區正當陵冢中心部位即可印證。但這幅插圖
也自有它的不足和失誤,其重要的一點便是把史書上記載的“遊館”當成了“遊移
之棺”,而這個失誤所依據的歷史記載就是《漢書》上的“石槨為遊館”的說法。
在《史記》中,司馬遷在談到秦始皇陵地宮時,只是謹慎他說過“下銅而致槨”,
並且是放在“穿三泉”之後敘述的。由此可見這是施工程式中兩個先後相接的步驟。
這裡的下應是投入、投放的意思;致,應作達到來講。當中國曆史發展到春秋戰國
時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工藝技術的進步,棺槨之製作則趨華麗奢靡。從已出土
的曾侯乙墓的槨室來看,其室是用380 立方米的木材壘成,其主棺為兩層的套棺制,
並製作得十分考究。“外棺”的四周和上下兩面用22 根重達3200公斤的銅材構成
框架,再嵌以木板,拼成完整的棺身、底和蓋。如果按曾侯乙墓的規模推測,秦始
皇陵地宮中的槨也應是採取了同曾侯乙墓中外棺相似的作法,不同的是槨比棺的規
模更大、裝飾更為華麗罷了。歷史兼地理學家酈道元把這種做法稱作“以銅為槨”,
似能說得過去。
在此之前的《史記》和《水經注》都稱作“下銅致槨”或“以銅為槨”,而《
漢書》卻偏稱“石槨為遊館”,這豈不是一對大的矛盾?
如果班固的《漢書》有些道理,我們只能這樣認為,前者說的是主槨,後者指
的是槨室。從已出土的曾侯乙墓看,槨室的內部隔成北、中、東、西,各作長方形
的四室。東室是放置墓主人之棺的主槨,即“正藏槨”,其它各室均屬“外藏槨”,
中槨放禮樂器,西槨殉人,北槨置車馬器和兵器。以此推測下來,秦始皇陵地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