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以前總唸叨侄女不出嫁,現在侄女終於要出嫁了,姑媽給侄女添些什麼妝?”
眾人先還聽著,聽到末一句鬨堂大笑。
嚴氏也撐不住笑道:“莫不是你還要檢查一番,不滿意還想換?嫌少了還要姑媽添上些?要有這心思你趁早說出來,姑媽好準備。”
眾人又笑。
陳氏嗔怪地瞪了女兒一眼,道:“虧你一點不害羞!”
嚴未央便扭頭找清啞說話。
嚴未央的二嬸子甄氏,即嚴未然的娘,笑完對嚴氏道:“大姑娘說的對,外甥是個有出息的,將來不怕沒有出頭之日,姐姐不用太難過。只是這血脈至親,可不是說斷就能斷的。雖然他被出族了,終身大事還得妹妹操心,不然他獨自一人能怎麼辦呢?”
嚴氏聽得一怔,詫異地看向甄氏。
甄氏很坦然,沒有藏頭縮尾地掩飾。
她早就想插話了,誰知被梅氏搶了去;待梅氏和嚴氏一番對答後,又被嚴未央把話題轉到嫁妝上,她心急,只好硬生生地又扭回來。
嚴氏嘆道:“照理是這樣,只是他如今哪有心情呢。”
說著,目光似不經意地掃過清啞。(未完待續。)
第368章 偶遇
清啞靜靜地坐著,一面手下輕輕摩挲巧兒脖頸,將細碎柔發捋向耳後,彷彿根本沒留心她們說話。
嚴氏只覺心中堵得慌,又看向嚴未然。
嚴未然面上平靜,卻使勁揉著手帕子。
甄氏道:“越是這樣,姐姐越要為他作主,可不能由著他頹喪下去。姐姐是他親孃,怎麼著還不都是姐姐說了算。”
嚴氏道:“我是怕給他添堵,哪敢強他。”
說著叫清啞,“郭姑娘,你們家專利的事可平了?”
她不肯再應付甄氏,直接轉移話題。
清啞道:“正在交涉。”
典型的郭清啞式回答,十分簡潔。
梅氏覺得她善於應對,不像表面看去單純。
嚴氏和清啞有過數次交集,再也常聽嚴未央說起她,所以知道她秉性,因此毫不在意,依然仔細追問,並出言指點,或安慰,又說“有要出力的,只管開口,我方家是定然相幫的。”
清啞忙謝她。
嚴氏道:“福禍相依,郭家經歷這些事,未必就是壞事。我們這些人家,誰不是這麼過來的!到如今也不能避免,時時如履薄冰。也有那順風順水的人家,發家快,敗落也快。皆因他爆發戶,少了磨礪,不能應對大風浪。郭家這幾年事故不斷,你父兄、娘嫂子、還有你自己,雖然很受了些磨難,但反過來說,可不也成長經歷了?所以我說。每經歷一層挫折,家業就堅固一分,人也歷練一分。將來才能守住。你是個聰明的,當不會嫌我多嘴多舌,我句句說的真心。”
清啞忙道:“伯母說的,晚輩銘感五內。”
嚴氏就笑了,看她的目光很慈和。
見此情形,甄氏等人都驚疑不定。
梅氏想:“不會是姑媽想和郭家結親吧?郭家能應嗎?”
她心裡是不喜和郭家親近的——嚴家方家和郭家越親近,嚴暮陽和巧兒的事越難扭轉。因此,她倒希望二嬸的心願能達成,暗想要助甄氏一臂之力才好。
這時有媳婦來回話。說擺飯了,眾人方起身。
飯後,清啞見嚴家來人越多,嚴家母女婆媳都忙著接待。巧兒又精神懨懨的。便提出告辭。
梅氏先笑道:“小姑出嫁,姑娘是貴客,正該住下來。只是巧姐兒受傷了,這裡人多,又雜,我倒不便挽留姑娘了,怕你們不耐煩,再有照顧不周之處。更不好了。等正日子那天,姑娘可要早些來。”
清啞點頭道:“一定早來。”
嚴未央見嫂子攆客。氣得臉都紅了。
照她以往脾氣,定會發作出來,然她明白清啞喜靜的性子,是真想告辭;二則眼看她就要出嫁了,從此嚴家只是孃家,以後更是嫂子當家,何苦臨去時和她結怨;三是怕自己姑嫂對上了,清啞臉上下不來,少不得等她走了再做打算,因此幾點,便強忍住怒氣,且送清啞姑侄離去。
嚴暮雨梅如雪等人都出來送巧兒。
巧兒神情淡淡的,烏溜溜的眼珠一轉,目光從她們臉上滑過,有些疏離,與之前主動巴結眾女孩的情形大不相同。
嚴暮雨幾個很不自在,又不好說的,只能按禮數說些客氣話。
嚴暮陽叮囑巧兒,隔日千萬和郭勤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