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3部分

口卸船低多少倍。

而且灘頭作業一般發生在交戰狀態之下,登陸編隊是冒著敵人的各種火力打擊在卸船!

而喬治敦上陸行動開始以來,就不斷遭到來自空中、海面還有水下的各種敵方火力的打擊,因此進行得非常艱難。

另外,當登陸喬治敦灘頭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開始沿著德默拉拉河向內陸地區深入了大約15公里後,就開始遭到了德軍的頑強抵抗。

戰線就在德默拉拉河兩岸展開,雙方的炮火打得接地連天。

上陸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雖然有海軍艦炮的支援,但是激戰發生的地點距離海上美國重巡洋艦可以活動的水域都超過20多公里了。艦炮的準頭大大下降,很難打中分散在密林中的德軍火力點。

而依託密林堅守的德軍,則顯示出了極強的叢林戰能力,顯然是經過特殊訓練的“叢林部隊”。

而且德軍居然還在喬治敦內陸地區佈署了少量遠射程的大口徑火炮,數量雖然有限,但是卻打得很準,給進攻的美國海軍陸戰隊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現在雙方在大片的熱帶雨林地帶打成了膠著,如果不能及時得到增援,喬治敦陸上的戰鬥沒準還會起些變數。

因此運送增援部隊的船隊,現在已經離開了西班牙港,幾天後就會抵達喬治敦附近海域。

很顯然,第31特混艦隊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丟下已經登陸的海軍陸戰隊縮回加勒比海去的。

而且在蓋亞那附近海域和歐洲聯合艦隊主力決戰本來就是“自由之神”計劃的一部分。同時從太平洋和大西洋方向出兵,調動歐洲聯合艦隊主力,然後找機會幹掉其中的一部分,從而取得大西洋海權!

當然了,海上決戰,特別是水面艦隊的決戰,必須在絕對有把握的情況下才能打現在美國海軍擁有的9艘超級戰列艦可是不能有什麼意外的!

航空母艦沉掉一些倒沒有什麼,因為美軍在大西洋上的戰鬥現在主要在岸基飛機的保護圈內打。如果要轉入守勢死保特立尼達島的話,有沒有航母都無所謂。

只要懂點航空兵的人都知道,拼岸基肯定比拼艦載划算,別的不說,光是訓練飛行員就能省不少了,而且同一個大系列的飛機,岸基型號的效能肯定要超過艦載型號。所以美軍一旦收縮防禦加勒比海,航母就沒什麼大用處了。

但是他們9艘超級戰列艦可不能丟,至少不能丟太多。因為只要它們還建在,德國佬就不敢輕易登陸特立尼達只要一艘“依阿華”級或“蘇聯”突破到了德軍登陸場附近,那德國佬的登陸行動立即就會變成一場傷亡慘重的災難。如果戰列艦率領著巡洋艦和驅逐艦殺進登陸場,這威力可不是區區幾艘潛水艇可以比擬的。

如果9艘超級戰列艦都到了那裡,那麼世界大戰說不定就結束了……

所以在執行“自由之神”作戰中,哈爾西就很小心地運用自己的戰列艦,始終將它們至於大量的驅逐艦和岸基飛機的保護之下哈爾西率領戰列艦出擊,是為了防止歐共體艦隊的戰列艦率領巡洋艦和驅逐艦突防攻擊美國登陸編隊的。

而且為了防止遭到ju288和me264這樣的德國高空轟炸機攜帶遙控飛彈突襲,哈爾西還攜帶了10艘裝備了“一次性噴火”的護航航母,隨時都有20架“一次性噴火”被安裝在彈射器上。

“第56特遣艦隊現在的位置?”哈爾西思索了半晌,突然問起了太平洋上的第56特遣艦隊。

“在利馬以東約600海里的太平洋上。”卡拉漢中將馬上就走到海圖臺旁,拿起一根指揮棒點了下東南太平洋上的一個小木頭船。“它們距離向風群島和背風群島大約有2500海里航程,如果大部分航程不考慮反潛的問題,100個小時就可以抵達向風、背風群島。”

“給尼米茲上將發電吧,”哈爾西點了點頭,“我們現在需要第56特混艦隊的8艘‘埃塞克斯’級航母了。”

調動第56特混艦隊的航空母艦到大西洋參戰也是“自由之神計劃”的一部分。同樣的,在“安第斯計劃”中也有從大西洋艦隊調動戰列艦的預案巴拿馬運河在美國人手中,使得他們可以迅速的將主力艦在兩洋艦隊之間調配,這樣的有利條件當然要充分利用了。

“上將,”卡拉漢中將並沒有馬上去草擬給美國太平洋…大西洋艦隊聯合司令部的電報,而是低聲提醒尼米茲,“巴拿馬灣中肯定潛伏著德國人的潛艇,這些潛艇很難對付,恐怕沒有辦法把它們趕走。”

也就是說,大約2天后(從第56特混艦隊目前所處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