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出復立皇長女的心思,好在陽瓊華自作孽,因著男色一事在京城屢次炒出荒唐醜聞,於是錯失了太女之位。

如此行事,陽瓊玉怎能心服口服,奈何清和帝打著磨練三位皇女的旗號,直接將她們送到各自封地就藩。

擱在歷代,成年皇女到外地就藩,等同於太女只正已經被淘汰。但清和帝只有三個皇女,她此番舉動讓人深思。

陽瓊玉只能相信清和帝的說辭,她要借她們在封地的表現,來考核她們的資質,最終選出太女繼承江山社稷。

身為二皇女,陽瓊玉表面謙和實則自負,她看不上陽瓊華,又嫌陽瓊晚無能,在出京之前從未將她當做過敵手。

天算不如人算,陽瓊玉在應州和北疆都放了眼線,陽瓊華不知天高地厚的愚蠢行徑,讓她暗自偷笑。但從北疆傳來的訊息,卻讓陽瓊玉無論如何也笑不出來了。

陽瓊玉與從將軍結成聯盟,如今從將軍雖人在京城,北疆軍隊又她的副將和從家其它嫡系掌控。

兩人互相利用,都想靠對方更進一步,陽瓊玉將從將軍視為老狐狸,與她合作的同時也提防著她。

在合作過程中,陽瓊玉得知了許多令人心驚的北疆辛秘,但為了皇位,她不僅沒有發作從將軍,還選擇了同流合汙,為的就是能有支援她的軍隊。

天下烏鴉一般黑,陽瓊玉在籠絡從將軍的同時,對於北疆其她幾位將軍也有示好之意。

相比起京城周邊的軍隊,距京城越遠,軍隊對朝廷的服從度就越低。

陽瓊玉還在小心翼翼與虎謀皮之際,冷不丁得知陽瓊晚已經開始招兵買馬,在北疆打造屬於自己的勢力。

得知這一訊息後,陽瓊玉的第一反應是,她怎麼能?第二反應則是,她怎麼敢!

待到回過神來,陽瓊玉後背一涼,終於找到了問題關鍵所在,陽瓊晚在北疆那麼大動作,清和帝在朝堂上不發一言,是不是證明了,清和帝對她的舉動是默許的。

這意味著什麼,下了船回到王府之後,陽瓊玉將自己一個人關在書房中,隨意揮毫梳理思緒,歸結出一個讓她驚駭的結論——清和帝看重的人是陽瓊晚。

這個念頭剛出來時,不過是個模糊的影子。陽瓊玉在腦中琢磨著近些年來。清和帝對她們姐妹三人的安排,突然發現陽瓊晚好像並沒她們想象中那樣不受寵。

北疆條件雖然惡劣,但陽瓊晚封王的年紀。比她和陽瓊華都小。之前清和帝對陽瓊晚並不重視,所賜婚姻人選,都能稱得上名門貴子。從榕還是將軍之子。

待到太女之爭時,推舉三皇女的人少之又少,清和帝卻沒將陽瓊晚直接摒除於繼承人之外。

陽瓊玉本以為母上將連安賜給她,是因為寵愛信任,不願她在邊荒之地受苦。當在從將軍瞭解到北疆可怕的利益鏈條後。她恍然大悟。

這一切,壓根兒就是清和帝在為陽瓊晚鋪路。

好一個陽瓊晚,陽瓊玉恨得牙癢癢。雙手撐著桌子,眸中閃過一絲戾氣,拿出筆墨打算修書與從將軍共商對策。

北疆的水太深,為了博取信任同樣也為了瓜分利益。陽瓊玉將手伸到了北疆。分享起來罪惡的果實,同時也和從將軍結成了忠誠的盟友。

輕蔑忽視的人,竟成了一匹黑馬,陽瓊晚在北疆的調查很可能觸及自身利益。陽瓊玉在信上點明瞭這些後,提出了一個陰損的主意。

風生水起,局勢愈發混亂,一向被人忽視的北疆,在各方勢力的推動下。成為了漩渦中心。

顧曉曉在北疆並不如陽瓊華和陽瓊玉記恨的那般得意,或者說。她正面臨著進入任務之後,人生中最大的危機。

自從開始徵兵之後,顧曉曉在越城愈發不受歡迎,她手下北光軍在操練過程中,與其它邊軍,發生摩擦的次數越來越多。

北疆就像一個汽油桶,表面上安靜如水,實則在醞釀著巨大的爆炸,一切都是暴風雨前的寧靜。

賈指揮、左琳、陳放還有顧曉曉其它心腹,這些日子心累交瘁,很少有能睡個囫圇覺的時候。北疆危機四伏,清和帝下了命令,她們若是能堅持下去,日後前途定然一片光明。

若熬不下去,性命倒是其次,唯恐連累親族。

陽瓊晚對於行軍打仗操習演練之法很感興趣,度過不少兵書,顧曉曉曾在翼王身邊人耳濡目染,在進行各種知識儲備時,也學過許多攻城佈防之道。

這個時代的男子尤為孱弱,女子多以靈巧為主,體格健壯者只佔少數。也就是說,這不同於顧曉曉印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