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色。
等到陳逸講完之後,他過了一會,才回過神來,“世外桃源,道家仙境,當真是存在於世間,單單隻聽陳居士講述,老道就有了一種嚮往之意。”
修建於兩座山中的道觀,其中一些建築還修建於山壁之上,這是何等的巧奪天工啊。
雖然他這東華觀也是建立在山清水秀之地,但是與陳逸所講述的道觀比起來,相差太遠,那裡才是真正的仙境。
“秋道長,道家講究清修,有些時候不便接觸外人,更何況,華夏大地上,連年戰亂,而隱居起來,無疑是躲避戰亂最好的辦法。”陳逸笑著說道,雖然時代不同,但是戰亂依舊,那三清觀,也是為了躲避戰亂,而隱居入青城山中的。
提起三清觀,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這一個故事,把理想和現實境界聯絡起來,透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陶淵明追求美好生活和對當時現實生活的不滿。
這陶淵明也是東晉時代的人,被後世稱之為東晉偉大的文人,並且是華夏第一位田園詩人,創作出了田園詩派。
只不過現在而言,這陶淵明還未達到能夠作詩寫文的地步,根據一些史料記載,其出生日期有些爭議,大體上分為兩個日期,一個是公元352年,一個是公元365年。
現在是永和十二年,那麼也就是公356年,就算是陶淵明出生日期最早,現在也不過才四五歲而已。
雖然其寫出桃花源記的日期,距離現在有些遠,但是陶淵明所表達的對東晉社會的不滿,同樣也是現在許多文人的現狀,要不然,王羲之也不會辭官歸鄉,只為縱情于山水之間了。
所以,對於這一個世外桃源般的世界,秋月道長自然會十分的嚮往,哪怕是在現代和平年代,陳逸在見到三清觀時,也是激動了好長時間。
“確實如此,連年的戰亂,使得多少平民百姓流離失所,同樣我們這些道家中人,也是不可避免,隱居在世外,能夠清修,也能夠保住道家的傳承不滅。”
說到這裡,秋月道長感嘆了一聲,“不過有隱居清修之人,也必須要有入世修行之人,老道雖然嚮往世外桃源,但是身為道家中人,身負著傳播道教文化之重任,而想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道教文化,那麼就必須要與人接觸,不能隱居於深山之中。”
陳逸點了點頭,秋月道長說的不錯,想要使一個宗教廣泛傳播,隱居在深山,卻是不行的,不過三清觀並不是完全的隱居,與外面的青城山道觀,也是有著一定的聯絡。
“陳居士,多謝你將自己的經歷,分享給老道,本來在之前,老道還想詢問一下這道觀所在的地方,現在看來,既然是世外桃源,那麼自然不想被他人知道,所以老道不會再問了。”秋月道長向著陳逸雙拳合抱,行了一禮。
既然是世外桃源,又如何能讓他人知曉呢,他雖然非常向往,但也不能強人所難。
“謝過道長。”陳逸也是還了一禮,這三清觀在明末時期才修建,現在就算告訴這秋月道長,他也找不到地方。
隨後,秋月道長又為陳逸滿上茶水,然後面帶疑惑的問道:“陳居士,不知你為何要與王右軍結識呢。”他雖然有一些猜測,但是還需要再確定一下。
“道長,就算我不說,你也一定能猜出來,王右軍的書法,名揚天下,我之所以想要結識他,自然也是因為書法,我想要與他學習交流書法之道。”陳逸笑著說道,這並不是什麼秘密。
聽到陳逸的話語,秋月道長細細品味一下,然後眼睛一亮,“哦,學習交流書法之道,這麼說起來,陳居士的書法,也一定十分不凡了。”
“道長過讚了,與王右軍比起來,還是差之許多。”陳逸笑著說道,他現在雖然身懷頂級書法術,又自創了一個書體,但是與王羲之相比,確實有很大的差距。
王羲之的行楷草皆是名揚天下,受後世各代書法家爭相學習,而他現在所能夠拿出手的,也不過是一個自創的行體罷了。
雖然小楷和章草的水平也是不差,但是那畢竟是臨摹他人的,而王羲之的這三種書體,卻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自己創造出來的,否則,也不會蓋過其他書法家,成為華夏書法之道至高無上的書聖了。
“哈哈,這樣一說,老道倒是十分好奇陳居士的書法了,等飲完茶後,去書房之中,讓老道見識一番。”陳逸的話語在秋月道長聽起來,卻是有著一股自信在其中。
如果是普通的書法家,怎麼敢與王羲之比較,而陳逸雖然是差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