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幅書法以四百萬起價,一千萬成交,已然是在陳逸的預料之中,畢竟這一幅書法是他實驗創作書體之用,買下的人,已然冒了極大的險,只是現在,得到這一幅書法的人,卻是可以獲得極大的回報。
之後,隨著他不斷的練習,書法繪畫的水平,也是不斷的提升,而他的書法繪畫每一次亮相,都會引發一些人的驚歎,使得他的書畫名氣,越來越大。
去往小島國參加書法交流活動時,他的書法,已然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並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無與倫與的名氣,使得整個華夏,包括世界一些國家,都知道了他的書法水平。
這次小島國之行,更是使得國內許許多多的人,明白了華夏書法的魅力,從而對華夏書法,升起了熱愛。
在回國之後,他便進入了副本世界,在明代宮廷之中,他也是觀看了許多古籍書畫,使得他的書法繪畫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他所自創的行體,距離完美,也是越來越近。
從頭到尾回顧了自己的書法經歷之後,陳逸緩緩的睜開眼睛,拿起毛筆在沈羽君所研好的墨中蘸了一下,然後開始書寫起來。
此時此刻,他已然使用了高階書法術,還有靈氣導引術,腦海中關於書法的感悟不斷湧現出來,同時還有他那一段段的書法經歷。
哪怕在剛才回憶這一段經歷時,陳逸都沒有去將這一段經歷,化做文字整理出來,因為回憶這一段經歷,所用的時間非常的短,更何況,專門整理出來,已然會失了一些韻味。
在腦海中書法術感悟以及那一段段經歷之下,陳逸沒有任何的思考,沒有任何的猶豫,直接在紙上奮筆疾書起來,所用的書體,亦是行書。
從書法萌牙,到真正學習書法,再到臨摹各大書法家的名帖,他基本上都寫了出來,書法中重要的經歷,都在他的筆下,一一化做文字。
於王羲之真跡中學習小楷,於張飛竹簡以及其他章草名家的書法中學習章草,然後將它們二者合二為一,融合起來。
這一段段書法的經歷,亦是陳逸從無到有,再到現在成就的見證,在他書寫書法之時,大藍小藍,還有別墅中其他的鳥類,彷彿都察覺到了什麼,不再鳴叫,靜靜的呆在它們原來的地方。
而搖籃車裡的陳文瀚,也是一樣,安安靜靜的躺在車裡,一雙烏黑的眼珠,不住的轉悠著。
陳逸所使用的文體,亦不是現在的白話文,而是古代文言文,只有文言文,才能將一段段文字,進行簡練,變得精妙,這也是為什麼古代文言文,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字數會變得非常多的原因所在。
對於文言文,他這一個古玩行當的人,自然不陌生,可謂是非常熟悉,哪怕沒有書法術的幫助,他亦是能夠將自己這一段非常寶貴的經歷,化做簡練的文言文,更不用說,現在還有著書法術所傳來的陣陣感悟了。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書體完美
在書寫之時,陳逸並沒有完完全全的將這一段經歷全部寫出來,而是挑選了其中最重要的幾個階段。
其中,他自然而然的將王羲之真跡的作用體現了出來,這一幅自敘帖哪怕完成了,他也不會在現在拿出去,等到王羲之真跡現世之後,再拿出去也不遲。
可以說,沒有王羲之真跡的出現,他的書法水平,絕不會提升的如此之快,甚至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書體。
歷史之上,有著許許多多的書法家,可是讓大部分文人為之敬仰,甚至一些朝代的皇帝,都尊崇的書法家,卻是廖廖無幾,王羲之是最受推崇之人。
自唐太宗確立了王羲之在書學史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之後,宋元明清,諸朝學書之人,無不尊晉宗二王,歷史書法名家,無不皈依王羲之,由此,足可見王羲之的書法魅力。
這也是為何,他所寫出的王羲之小楷書法,比章草價值更高的緣故所在,就是因為王羲之的巨大名氣,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其中,陳逸也是將這些階段,所學習的一些重要書法家,在這一幅自敘帖中展現出來,讓觀看此書法的人能夠知道,他如何走到現在這一步的。
一段段經歷,化做精妙的文字,在陳逸的筆下一一浮現而出,猶如行雲流水一般,在書寫之時,筆下沒有任何的停頓,彷彿要一氣呵成。
沈羽君站在旁邊,靜靜的看著陳逸的書寫。她能夠清楚的感覺到。陳逸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飄逸自然的氣息。同樣,還有那一種意氣風發。
她可以看到陳逸所書寫的這些字跡,猶如流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