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東石油市場是以美元作為結算單位,而國際石油資本主要操控於美國,因此美國正在用石油不斷提價來部分地抵消和對沖美元貶值——換句話說就是美國迫使購買石油者付出更多的美元來抵消美元超發。糧食是美國目前正在操作的第二宗國際需求量大的戰略性商品。
八
以上的簡略敘述,實際預示了圍繞人民幣升值所可能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的預警資訊。結論是:
(1)凡貨幣過量發行(超過實物商品市場需求),通常必然導致物價上
漲、貨幣貶值(這是一個普遍貨幣規律,即通貨膨脹規律)。
(2)近年人民幣早已過量發行,對國內市場物價也已有明顯拉動作用。
(3)但人民幣幣值目前不降反升,是因為在國際離岸貨幣市場(OFM)上,出現了囤積購買人民幣,以便從貨幣直接交易中套利的期待和需求。
(4)一旦由於某種原因國際炒家所囤積的人民幣被大量拋售,則將對中國和周邊國際金融市場引發類似1997年式的金融危機,引起極其巨大的國際金融動盪。
[注]此前我早討論過,一種貨幣在市場中至少具有三種價格表現:
1。一種貨幣對其他種類貨幣的交換價格(即匯率)
2。一種貨幣轉借他人時的使用價格(即利率)
3。一種貨幣對於其他商品的交易價格(以實物為衡量的貨幣價格)
較確切地說:
貨幣在貨幣市場中與其他貨幣交換的比例就是匯率。
貨幣在貨幣市場中轉讓使用權的租賃價格就是利率。
貨幣在市場中交換商品的比例就是物價。
三者密切相關,互相連動,一變則皆變。
(參看何新《關於匯率、利率與人民幣幣值》)
(2008。4。28)
。▲虹橋▲書吧▲
第17節:第九篇:關於離岸金融市場(1)
第九篇:關於離岸金融市場
一
離岸金融市場又稱境外金融市場,是經營可兌換貨幣、交易在貨幣發行國境外並在非居民之間進行、基本不受法規和稅制限制的市場。一個包括世界各地的、進行各種境外貨幣資金交易的全球統一的金融市場,即離岸金融市場。離岸金融市場(OffshoreFinancialMarket),作為與第二市場(國際貨幣黑市)面上相對應的概念,亦稱境外金融市場(ExternalFinancialMarket)。自20世紀50年代起,離岸金融業一經產生就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資產規模60年代增長了60倍,由1959年的15億美元發展到1969年的900億美元。目前,有50多個離岸金融市場分佈在全球各地,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截至2007年7月底,全球銀行系統的境外資產達到29。98萬億美元。
目前國際熱錢總額:據估計近30萬億美元(境外各國貨幣資產總量)。
二
以美元為中心,離岸金融市場起源於歐洲美元交易。
1973年和1979年,石油輸出國組織兩次大幅度提高油價而獲得了鉅額國際收到盈餘,積累了大量石油美元,石油美元投放到歐洲美元市場生息獲利,使得歐洲美元市場存款總額急劇增加,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同時,因油價上漲而造成國際收到逆差的石油進口國,紛紛向歐洲美元市場舉債,形成歐洲美元的現實需求方。因而,石油美元充實和擴大了歐洲美元市場。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美元的霸權地位日益衰落,美元危機頻頻爆發,美元的地位極其不穩定,各國中央銀行為了保持儲備價值的穩定,也紛紛將原來持有的單一的美元儲備轉換成持有多種貨幣的組合,以降低外匯風險。全球外匯儲備中非美元資產的比重明顯上升。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是由於人民幣國際購買力的上升而必然發生的。由此導致國際貨幣市場人民幣的外流和囤積。如果中國經濟繼續快速發展,人民幣國際化不可避免。為提高本國金融業在國際金融中的地位,爭奪國際金融市場份額,參與國際金融利潤平均化過程,從20世紀70年代起,一些國家開始由政府推動建立本國的離岸金融市場。20世紀50年代,倫敦成為全球非正統貨幣金融交易中心。一個在美國境外經營美元存貸款業務的信貸市場最初是在倫敦出現的。近年來,倫敦的歐洲美元市場日益發展成為一個大規模的國際性美元融通市場。後來,不僅美元,各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