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團隊的教練,主要工作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教導學生,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啟發學生。但你在信任老師之前,要先檢驗他們,觀察他們的行為,並檢視他們是否言行一致。他們若真的知道自己所教授的內容,就應該是有道德、有自制力且可以激勵學生的人。只有以身作則、堪為典範的老師,才是你應該信任的。
懷疑自己的人會想:“我沒希望,我辦不到,我真沒用,我相信除了自己之外的每個人都已達到禪那,且已開悟。”這些挫敗與失望感往往會因為老師的激勵與鼓舞而被克服。老師的工作是要告訴你:“是的,你可以做到這一切。很多人已經做到了,你怎麼會不行呢?”老師會給你打氣,要你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心想事成。
虹←橋←書←吧←BOOK。←
第21節:第二章禪修的障礙(9)
事實上,只要你有足夠的決心與信心,成功是遲早的問題,唯有那些中途放棄的人才會失敗。
你也可能會轉而懷疑自己當下的經歷:“這是什麼?這是禪那嗎?這是對當下的覺知嗎?”這即是疑障,它不應該出現在禪修之時,你需要儘可能地放下,讓心保持安定、享受快樂,你可以在事後回顧並自問:“那是怎麼回事?真有趣。那時發生了什麼事?”禪修之後,才是你確認那些事是否為禪那的時機。如果你在禪修時心想:“這是禪那嗎?”那麼它一定不可能是禪那!因為那樣的想法不可能在深入禪修的階段出現。只有在事後,當你回顧那些狀態時,才可能檢視它並說:“啊!那是禪那。”
如果在禪修中遭遇困難,你就該停下來問自己:“這是哪一種障礙?”一旦明白所遇為何種障礙,你就可尋找相應的方法來解決。若是欲貪障,你就該逐漸把注意力從五入處移開,專注於呼吸或別的禪修物件;若是嗔念障,你就該發展慈悲心;若是昏沉障,你就該記住“珍視覺知”;若是掉悔障,你當謹記“知足、知足、再知足”,或練習寬恕;若它是疑障,你就要堅定對老師、教法以及自己的信心。
每次禪修時,你都應該有系統地運用合適的方法來解除相關障礙,這樣一來,你所遇到的障礙很快就會消失。
障礙工場
禪修者之所以無法克服障礙,是因為他們不瞭解障礙的出處。想要獲得成功的禪修,禪修者務必充分了解障礙的運作過程(那是隻有身處覺知者與覺知物件之間才能看見的)。造作者製造障礙,阻礙禪修者進步,而製造障礙的工場就位於心與其禪修物件之間的空間裡。
聰明的禪修者會觀察自己的呼吸,同時也會注意“如何”觀察呼吸。若能看見自己對呼吸的期待,你便是遇到了第一障“欲貪”;若能察覺其間的侵略性,你便是遇到了第二障“嗔念”;若能認出其間的恐懼(也許是害怕失去關於呼吸的覺受),你便是在禪修時碰到了幾種混合的障礙。有時你看似成功,能專注於觀察呼吸數分鐘,但卻無法進一步深入。實際上,你在禪修中的主要任務即是發現這些障礙並把它們排除。
不論面對何種覺知物件,若能把安詳、慈愛放在自己與覺知物件之間(即安詳、慈愛地對待覺知物件),那麼你在禪修的每個階段都不會出錯。例如,當性幻想出現時,你待之以安詳,那樣的白日夢很快就會失去動力,終至消失。
就如房子是由千百塊磚頭砌疊而成一樣,安詳之屋(即禪那)也是由千百個靜默的當下累積而成。當你在每一個相續的當下,都能安詳、柔和或慈愛地對待覺知物件時,你就不再需要性幻想,疼痛會消失,昏沉將轉為光明,掉舉將失去動力,禪那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總之,你要先知道,五障是在覺知者與被覺知物件之間的空間裡出現的,然後才能把安詳與慈愛放入其間。當然,你不只需要這樣的正念,還需要增長我所說的“無為的正念”——絕不控制或干涉覺知物件。這樣一來,一切障礙都將被摧毀並迅速消失。
虹橋書吧BOOK。
第22節:第二章禪修的障礙(10)
蛇的譬喻
有些禪修者抱怨說,某些糾纏不清的障礙在禪修時經常出現。這些反覆出現的障礙,可用以下由“蛇的譬喻”衍生出的方法加以克服。
早年我在泰國森林裡修行時,因為沒有涼鞋,所以晚上經常打著赤腳返回茅舍,又因為沒有手電筒,所以我總是利用星光引路。雖然森林中的小路上有很多蛇出沒,但我從來沒有被咬過,因為我知道它們數量龐大且非常危險,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提防著。如果看到路上有可疑的東西,即使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