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5部分

袁夫人當然知道的,趕緊向徐璐保證了又保證,他們絕不會亂說出去的,否則必遭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徐璐露出笑容:“我相信袁大人和袁夫人的為人。”

她把那封信丟在几子上,對袁夫人道:“聽說夫人的長子今年要下場?”

袁夫人趕緊說:“是。今年就要參加秋闈,不過夫子說,他的基礎並不是很好,怕沒什麼戲。不過嘉華還年輕,讓他下場去試試手也是不錯的。”

嘉華是袁向天的長子的字。

徐璐點頭:“能一次就考中的實在少之又少,嘉華年紀還小,倒是不急的。不過我家世子爺倒也認識幾位從翰林院致仕的老翰林,學問人品都是沒得說。夫人若是不嫌棄的話,等嘉華秋闈過後,可以來找我,我讓世子爺給嘉華介紹幾個老翰林輔導他學業也是不錯的。”

翰林院的老翰林,學問肯定是過硬的。一向是各戶人家的香饃饃。有時候,並不是有錢就可以請到的。

袁夫人一臉喜色,卻也一臉的難色:“翰林院的老大人學問那是沒得說的。可據我所知,那些老翰林,早就被各家給訂走了。嘉華怕是請不到了。”

徐璐淡淡一笑:“這個無妨,世子爺與沈閣老還頗有些交情,我兩個兄弟也在沈氏族學,由兩位致仕的老大人坐鎮。袁大人與我們家有大恩,想必沈大人會賣我家世子爺一個人情的。”

袁夫人大喜,沈氏族學那可是京中有名的,規模宏大,夫子學問砸實,規矩嚴格,不但教學問,還有騎射弓馬,強身健體,勞逸結合,很受學子們歡迎。但沈家族學的免費教學也只限於沈家子弟。外頭的人想進去,除了要考學問人品外,還要交付一大筆銀子。一般家庭條件的,也只能望而止步。除非是資質特別好的,讓夫子們到了惜才的地步,才有可能提供免費的教學。

袁夫人也知道自己兒子資歷只是普通,但沈家除了有名師外,最重要的是同窗的人脈以及沈閣老的看重。

只要擅經營的,在書院裡就與同窗結下深厚情誼,將來在官場上也是有照應了。若是再得到沈任行的青睞,那就再好不過了。

袁夫人大喜過望,果然這步棋走對了。

袁夫人又向徐璐說了諸多奉承話,徐璐也只淡然而笑,最後端起茶來,輕淡道:“……忽然想到了一件令我教訓深刻的事。以前在福建,曾救了一位賣點被人販子賣到窯子裡的姑娘。那姑娘被我所救,卻不肯離去,只想以契約的形式留在凌家替我做事。我卻是不放心她,半逼著她簽了賣身契才把她留了下來。後來此人雖然成為凌家的奴才,卻是個有志向的,沒幾個月就自己掙了銀子贖身出去。可是後來居然做出報復凌家的事來,我就質問她,我對她曾有恩,為何要恩將仇報。夫人猜猜,此人是如何回答的?”

袁夫人一臉茫然,又有些不安。

徐璐說:“她與我說:我若是誠心幫她,她必會一輩子感激我。我是幫了她,卻對她夾恩圖報,逼著她簽下賣身契,她就認定我對她的幫助是不誠的,帶著功利性的,其效果就大打折扣。她非但不感激我,反而還怨我呢。”

袁夫人臉色忽地就變了。

徐璐很是受教地說了句:“從那時候起,我才知道,真心要幫人,是不能帶任何算計的。否則,非但得不到感激,反而還會變恩成仇。”

袁夫人臉色微微一變,她說:“那人也太自私了。被幫的人都想讓別人學子貢贖人,可這世上,不求回報的子貢又有幾個?連孔子都斥責子貢,讚揚子路受牛。須知,助人雖為樂,但得相應報酬,也是天經地義,夫人覺得呢?”

徐璐緩緩笑了起來:“夫人說得極是。我也不欣賞子貢無條件贖人,從這兩件事來看,是孔子對一種道德行為的評價,倘若一味強調道德的高尚性,而忽視了好人好事應有的回報,那麼道德行為就有難以為繼的危險。不求任何回報固然是高品德,但助人得到相應的回報,亦是天經地義之事。我也非常贊成子路受牛。因為子路受了牛,之後亦不曾以恩人自居,向所救之人夾恩施報,這才是高品格,夫人覺得呢?”

袁夫人亦是聰明人,徐璐明知袁家幫助凌家,是帶了功利性質的,但徐璐依然同意還袁家的恩情。於是就說:“少夫人說得極是。從這兩件事來看,重點不在於細究好人好事背後是否有純粹的道德心,而在於看此種行為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勵。助人為樂,得相應報酬亦是情理當中。我也非常贊成少夫人的話,給予了別人幫助,別人還了恩情,那就兩不相干了。也就不存在誰有恩誰必得報恩的事。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