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涎散或勝金丸催吐,“得吐即省。”醒後則依“次緩而調治”,或月千金續命湯、排風湯、風引湯等扶正達邪、怯風通絡,或用地黃灑、防風湯、防己湯等益氣養血、宣通經隧,或用針灸“中風十二穴”輔治之。而《聖濟總錄》則有18卷86個子目專論諸風的辨證施治。對中風病、區分閉、脫之說,始見於宋,風證作為一種大證,當時諸醫家在認識相辨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二)傳染病認識水平提高
宋代對傳染病的認識較集中地反映在各種《傷寒論》研究著作中。與晉唐時期主要在篇目上區分傷寒溫疫不同,宋代醫家力圖從病因、病機、證候、治療等各方面,對二者的不同進行探索。致力最深的是春夏二季的溫熱病。事實上這正是大多數傳染病的好發季節。此期醫家們已不滿足於有用傷寒伏氣來概括所有的外感熱性病,提出了一些獨立於傷寒之外的概念,如冬溫與溫疫,並強調了它們的傳染性或流行性。為溫病學的獨立發展打下了基礎。
冬溫:冬日溫暖,人感乖戾之氣,未及時發病,至春乃發,稱為冬溫或溫毒。臨床表現已能指出:斑疹,如錦文,或潰爛為瘡,兼有外感熱病的一般症狀。治療以清熱解毒透發為主,在病因和傳染特點上強調:其為感冒非節之氣為病,故人人皆感,每每成疫。
溫疫(天行溫病):強調:四時自感乖戾之氣而成。特點是熱重於伏氣溫病,而且具有流行性,重則流行天下,次則一方、一鄉,或偏著一家。龐安時將其歸織成五種型別,治療均以清熱解毒為主。
於以上三病強調了感受乖戾之氣及具有流行性,並以此區別於傷寒,所以宋代有關溫疫的理論雖然比較幼稚,且無溫病學專著出現,卻是寒溫分家的重要時期。宋代關於冬溫、溫疫之認識。代表了當時醫學家們對傳染病的認識水平。
二、外科與面板科
兩宋時期外科學及其相關學科有發展,專科教學得到擴充套件,專著更多流傳,外科與面板病類之疾病認識及理、法、方、藥知識更加豐富,專業醫師認伍不斷壯大,並出現了以“外科”命名的專著,在這些方面多明顯超越前人。然而,與前比較,在醫療技術上似無明顯進步。
一)外科之教育:公元1060年,太常寺言準,詳定太醫局學生限額為120名,其中屬於外科專業的有瘡腫4名,金鏃兼書禁1名,金鏃兼折傷1名。熙寧九年(1076),宋神宗為了進一步改進醫學教育,規定學生名額由120名增至300名,並強調:“設三科以教之”,此三科即方脈科、針科與瘍科,外科在專業教育和人才培養上得到更多的重視,這或許與當時的內戰需要有關。元豐(1078~1085)時,又對醫學分科教授送行調整。在原九科的基礎上、將外科的三個專業歸併為“瘡腫兼折瘍科”,“金錢兼書禁科”,使分科更趨合理,學生人數也增加到30名,增加幅度明顯高於其他學科。
二)外科著作開始豐富:據《宋志》、《祟文總目》等所記,有外科類專著近30種,50多卷,其中由宋代外科學家所撰著有《衛濟寶書》、(約1170年)2卷,《集驗背疽方》(1176)1卷,《外科新書》(1207)1卷,5《外臺秘要》(1263)3卷,《救急仙方》(1278)6卷,流傳廣而影響大,除《外科新書》已佚外,其他在明清甚至現代還是外科醫生的常用參考書。由伍起予編撰的《外科新書》,是現知我國醫學史上以“外科”命名書名的最早者。《衛濟寶書)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外科專著,作者署名為東軒居士。據查證,東軒居士即北宋襄陽之魏泰。該書雖只上、下二卷,但從其系統論述外科瘡瘍癰疽等化膿性感染之病因、症狀體徵、診斷以及諸種醫療方藥和技術等來看,不但內容豐富多采,且有較高的科學性,《衛濟寶書》幸得《眾樂大典》、《四庫全書》收錄而傳世。《集驗背疽方》的作者是李迅,字嗣立,泉州人,《集驗背疽方》確係一部內容比較豐富的治療背部化膿性感染的專書,對當時和後世均有用顯影響。考李氏學術思想,由於他稱一位主張以錫管吮膿的民間醫生為庸醫,可知其醫療是比較保守的。
三)外科醫療技術與疾病認識:宋《衛濟寶書》中首先記述了癌腫,這是在歷代醫學家描述體表諸種惡性腫瘤形狀特點基礎上的一次科學的總結和確切的命名。他說:“癌疾初發者,卻無頭緒,只是肉熱痛,過一七或二七,忽然紫赤微腫,漸不疼痛,迤邐軟熟紫赤色,只是不破。”癌字是該書首創字,從疒從喦。喦者,通巖,取其盤紆隱深,磪嵬岑喦,巖崖連形,用以比喻癌腫凹凸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