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
曹大總管愣了一下,孫家是糧商,也是家大業大,更是昌平縣最大的糧商,孫家和曹家也有生意上的來往,因為孫家的糧可不只是在昌平縣買來所得,還有其它偏遠的地方,這就需要到漕運來運送了。
“是,老爺!”心雖有疑惑,但曹大總管還是應了下來。
“咱們存放糧食的那兩個倉庫,你著靠得住的人去打理一下,再尋些人將糧食買來,將倉庫都堆滿,儘量收去年冬的舊糧,不可引起人注意。”
曹大總管眨了眨眼,見曹奎一臉凝重,終是忍不住,試探地問:“老爺,可是有何不妥?”
曹奎看著曹大總管,這也是曹家忠心耿耿的心腹,那事也瞞不住的,便壓低聲音道:“未來,估計要打仗了。”
“什麼?”曹大總管失聲叫了起來。
大齊王朝國泰民安,這多年未有戰事,怎的突然就要打仗了?
他突然想起蘇柳今天來了曹府,而蘇柳的未來夫婿,則是鼎鼎大名的震威將軍,那麼,這是蘇柳帶來的訊息了?
“老爺,可是蘇姑娘?”
曹奎點了點頭,道:“這戰事也不知何時會起,戰火也未必波及到我們這,但多有準備也好,有備無患,免得局勢一亂起來就沒法籌備。”
“難怪,我就說這幾天,怎的城裡頭多了好些流民樣子的人。”曹大總管喃喃地說了一句,又道:“老爺放心,這事我必定親自去辦。”
“嗯!”曹奎揹著手點頭,道:“別太張揚,畢竟這事未傳出來,免得造成百姓恐慌。”
曹大總管自小就跟著曹奎,自然知道輕重,畢竟這訊息未傳開,他卻大幅存糧,這一個不小心,旁的商人也會跟風,這糧價必然會飛漲,百姓有銀子都買不到糧的話,自然也就會慌。
“咱們府裡頭向來有糧倉,若有人問起,就以舊糧換新糧的說法來應對。”曹大總管想了一下道。
“這個說法好,你全權主辦吧,過兩日我還打算下一趟山東,你準備一下。”曹奎撫著鬍子說道。
蘇柳提醒了他,銀子沒了可以再賺,但名聲卻是輕易賺不來,如果這次的事利用得當,或許可以積攢些好名聲,將來曹明珠,也有些底氣。
如今宋家遲遲不提親事,不就是顧及著他是個商人身份嗎?
曹奎嘆了一口氣,為了寶貝女兒,他就是投機取巧,也必然要做。
想到蘇柳那丫頭,曹奎又對曹大總管道:“我去山東的日子,蘇姑娘若有事來求,你儘管應下,給予最大的方便。”
曹大總管連連點頭,曹家現在抱著宋家的大腿,也抱著蘇柳這邊的大腿,自然是怠慢不得的。
蘇柳來尋曹奎幫忙買糧,一來是因為他認識的商人多,路子也廣,二來也有互利互用的成分在,這糧存的足夠,若是將來戰事緊張,糧食緊張,曹奎也可將手中的糧放出來,做善事也好,生意也好,總能得一個好名聲。
商人的名聲不好聽,可慈善家就不同了!
她自己想多買些糧,但可惜的是,她手頭上能週轉的銀子實在不多,畢竟前期她買地買宅子已經花了不少,而在阿膠作坊上的投入,這一時半刻,也沒那麼快收到毛利。
蘇柳算過帳,如今她們家的銀子,只有區區一千多兩左右的樣子。
一千多兩,在普通百姓眼裡,那是天文數字,可在蘇柳眼裡,那真是跟十兩差不多的,真正是錢到急用時方知少。
沒有銀子,她再有計劃也不能施展,但好在現在的糧食是一兩兩石左右,她買不到更多的糧,但存夠一家子一兩年的嚼用,總是能的。
所以,蘇柳打算留下二百兩銀子做機動,剩餘的銀子都買糧,卻不料,打瞌睡時,寧廣送來了枕頭!
“這是?”蘇柳滿臉震驚的看著眼前的宋蕭。
宋蕭剛從上京回來,給蘇柳捎來了寧廣託他帶的東西。
寧廣給的是一個木盒子,木盒只是用平常的梨花木打造,盒子尋常,可裡面的東西卻不尋常。
一枚紫檀木私章,上面刻著寧廣的字,一疊地契房契,一支祖母綠翡翠碧玉簪,盒底還有一封信。
“是他讓我給你的。”宋蕭一如從前的彆扭,只是此時看向蘇柳的眼神有些複雜,尤其是掃過她手上的木盒時,腦海中再一次現起寧廣找到他的情景。
“我被封為安國元帥,馬上就要去漠北平戰事,這個盒子你替我帶回去交給蘇柳。”寧廣將一隻木盒子遞到他跟前。
宋蕭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