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一吹,真是脊柱發涼。
這平臺視野開闊,心裡自然大是安定。皓月當空,滿天星斗,遍地銀霜,閉目傾聽,風柔林靜,放眼望去,明月之下,遠山河流,隱約可見。輕霧絲絲縷縷縈繞山間,使人彷彿已置身仙境一般。
王開遠道:“大家休息一下,我四處看看”。說著下馬圍著大平臺邊緣走了一圈,卻未發現異樣。也無暇欣賞風光,走到亭子前,揚起火把向上觀望。果見一牌匾,上面竟是三個漢字“拜月亭”。走進亭子,很是寬敞,但卻空無一物。細心察看,也沒什麼機關暗道。
坐在亭內,王開遠深思半響,就對大家說道:“夜sè已晚,大家想必都已睏倦。能見此美景也算不虛此行了,準備下山吧”。大家上來後都已經細細看過,平臺後方仍有一條隱約可見的羊腸小道,如何肯回,仍堅持要上。王開遠無奈,只好一咬牙,心想:“天意如此,我就拼了老命,看看到底是何方神聖”。
走到小道前,一邊仔細觀察,一邊叮囑道:“這平臺人為修葺已久,或有世外高人隱居於此,大家不可魯莽”,“保持原來陣型,步行前進,留專人看好馬匹”。說著,將火把系在長槍頂端,搶交左手伸前照明,右手拿過一把朴刀,將道旁的野草砍開,一面開道一面摸索前進。
大家有了先前的經驗,也都打起jīng神,跟隨而上。
走了大約一柱香時間,走在前面的王開遠聽到前方微有聲響,忙低聲道:“停下、噤聲!”。頓時一片安靜,可聽了半響卻又沒動靜,王開遠突然慢慢地將火把收回,左腳發力一腳將火把踏入土中,然後仍是伏低身子不動。大家見到他的異常舉動,心開始加速跳動起來。
王開遠一直緊盯著前方,雙眼慢慢地適應了黑暗。突然,發現在自己右前方五丈外,一對圓圓的發著碧綠光芒眼睛正注視著自己,他一驚,全身緊繃,但多年刀口舔血的經驗使他仍是伏身不動,右手暗暗的從懷中掏出三顆鐵蓮子。
碧眼也只是盯著他,王開遠心想:“看這高度,應是狐狼之類的小動物,可竟然不怕人”。微一揚手,一顆鐵蓮子打向碧眼右面三尺處,“嗖”的一聲,碧眼消失。可瞬間碧眼突然在左前方五丈外出現。他又是一驚,難道不止一隻,他不願惹事,又是故意打偏將碧眼趕走。可左面剛消失,正前方又出現了。
王開遠微怒,“畜生們和我戲耍嗎?!”,這次向碧眼中間打去,碧眼這才不再出現,可似乎也沒打中什麼。他心想:“敵明我暗,此地不妥,儘快走到開闊之地是好”。起身又要了一個火把,加速向前走去。
走不遠,火把下的小道一變,竟然又面臨一個平臺,王開遠一喜,仔細檢視過後,登了上去。仍不忘提醒到:“小心,先上來幾個人勘察地形”。
這平臺上面也沒有樹木,所以藉著月光和幾個火把能看個大概,方圓大約有七、八丈,前方似仍有路,但路中間突兀地立著一座半人多高的石碑。
眾人都上來後,王開遠低聲道:“都先別走動,不要出聲,看看隨行同伴、家人是否都上來了”,大家很是聽話,紛紛環顧左右,檢視有無熟人失蹤。
王開遠也逐一掃視眾人,默查異常同時自己又點了一遍人數,一切正常後,見大家都略顯緊張地望著自己,就做了一個“肅靜”手勢,然後轉身上前兩步,面向石碑,閉上雙眼,一動不動。
大家也心領神會,依樣靜靜地傾聽、默默地巡視。聽了片刻,只有林間樹葉被風帶動的“嘩嘩”聲、四下草叢裡的“嘀嘀”蟲鳴聲,還有就是幾個膽小者壓抑不住的粗重呼吸和響亮的心跳聲。
不知是誰一聲輕笑,立刻也有人忍不住地笑了出來,不禁四下轟然。緊張凝重的氣氛一掃而空,相互對視,均是一片友善親近的目光,都感到:“這可比走馬觀花刺激好玩的多”。
只有王開遠暗暗搖頭,苦嘆到:“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見沒什麼異樣,當即吩咐護衛分散站立,以石碑為界站在平臺外沿jǐng戒。眾人原地休息,自己上前去檢視石碑,但見上面竟畫著一隻在懸崖上仰天長嘯的狼。筆鋒蒼勁有力,極為傳神,撲面而來的是憤怒、蒼涼、悲壯和不屈。
………【第五章 鬼無形】………
王開遠暗自一驚,此情此景心中不免泛起一股寒意。火把光亮隨風搖曳,明暗晃動間狼首彷彿在緩緩扭動,冷厲悲憤的目光也似乎慢慢看向自己,一股不祥的異樣感覺油然而生,難道當真有事要發生,不禁寒上加寒。
他正默默地站在碑前感受、思索,馬駿不知何時也到了碑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