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才安置妥當。
老友謀面,加上在這非常時刻,一頓歡迎酒宴自然難免。黃得功是一個厚道人,很多周遇吉手下將領都認識,他幾乎把周遇吉軍中的百戶以上將領全部請到了儀徵城內,隨行的還有許多他手下的重要將領,那些跟隨周遇吉而來的文官當然也不能怠慢,無數的文官武將就這樣蜂擁到了儀徵城內。
文官和武將不是一個概念,酒宴自然要分開,無論何時,武將都是豪爽的,文職官員在公眾場合則要講究一個持重。酒宴還是武將們最痛快,酒喝如同鯨吞,菜吃的滿嘴流油,講究的就是一個痛快。
開始推杯換盞,酒桌必須互相禮敬,要有上下尊卑,黃得功和周遇吉所在的酒桌都是雙方最高階的將領。周虎臣是晚輩,他不能和自己的父親同席,所以被安排在了另一桌。
酒酣面熱之際,周虎臣跑了過來。
這是禮節,周虎臣不但要敬黃得功,還要和他的手下將領互相結識。周虎臣當然要和這些將領認識一下,以後互相扶持的地方很多,這無疑是拉近關係的最好時刻。
周虎臣首先敬過黃得功,痛快的幹掉杯中酒,黃得功開始說介紹:“這是周帥的長公子小虎,大名虎臣,字炳翰,這可是有名的京中虎,大家不用客氣,小虎是我扛著長大的,都來喝上一杯。”
周遇吉的長公子,大家都要給足面子,除了黃得功和周遇吉,所有將領都站起了身。
“這位是田雄田副將,這位是參將馬得功,這位是。。。。。。”黃得功開始一個一個的介紹自己的手下。
好吧,這首先介紹的兩位周虎臣有印象,還很深,應該說是另一個記憶中有印象很深,這兩人都是叛將,後來還捉住了弘光皇帝送給了建奴去邀功。
不過,這兩位以後恐怕沒有機會做叛將了,有周虎臣在,這兩位想要做叛將恐怕很難。
酒足飯飽,筵席終於結束了。
酒喝得最多,黃得功和周遇吉都滿面紅光。回到營中,與眾人拱手寒暄道別,黃得功自然還要和周遇吉促膝長談一番。
兩人談的肯定是軍國之事,作為直系晚輩,周虎臣也不用客氣什麼,他坐在一旁開始旁聽。
既然周遇吉來到了江南,就要對新朝和時局進行了解,黃得功自是知無不言,他開始對朝局和兵事部屬進行詳細的訴說,周虎臣端著杯茶一直未曾插言,他只管豎著耳朵進行了解。
馬士英果然上位了,而那些東林君子好像在朝堂現在還算混得不錯,顯然,這個馬士英這時還沒有與這些東林人士徹底撕破臉皮。而弘光朝的四鎮則是駐守在地方,黃得功進封為靖南侯、高傑為興平伯、劉澤清東平伯、劉良佐廣昌伯。黃得功駐真州(儀徵)、劉良佐駐壽州(今壽縣)、劉澤清駐淮安,高傑駐瓜州,現在好像去了徐州。世守武昌的左良玉雖然沒有參加定策,但他兵多將廣,也進封為寧南侯。
在黃得功的口中,周虎臣知道,這四鎮的兵力和戰鬥力以黃得功和高傑最強,而且,黃得功和高傑之間還有一些芥蒂。
很快,黃得功就有些幸災樂禍的說起了高傑的事情。原來,高傑受命安頓家口於揚州城外然後統兵北征徐州。可是,高傑貪圖揚州富庶,要求將家口安置於城內。揚州的百姓見高傑部下士卒在附近村莊到處搶掠焚殺,“煙火蔽曰”、“殭屍遍野”,紛紛罷市登陴,不讓高軍入城。高傑惱羞成怒,下令攻城。揚州進士鄭元勳從中調停,同高傑面議只讓官兵家眷安置城內,不在城內駐軍。不料揚州百姓群情激憤,當場擊殺了鄭元勳。負責江北防務的督師大學士史可法親自跑到揚州城外的高傑軍營裡,婉轉勸說。這個高傑對史可法極端不信任,最後,經過反覆磋商,把揚州附近的瓜洲作為高傑軍家眷的安頓之地。
朝堂的事情現在沒有辦法理會,也左右不了任何事,周虎臣對這位名揚後世的史可法有些感興趣,因為他要去揚州自然難免和史可法打交道。
“伯父,史閣部現在在何處?”周虎臣插了進來:
“史督師負責整個江北防務,誰知道在哪裡?”黃得功對被排斥出朝堂的史可法看來沒有什麼特別尊重,他這個從龍之臣實際上是馬士英的人。
“那伯父,我要去揚州會怎麼樣?”周虎臣果斷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黃得功愣了一下,隨即大笑:“若是萃庵帶軍去揚州,恐怕會讓揚州的官員和百姓開城相慶!以萃庵大勝李自成和力戰建奴的威風,揚州人恐怕會瘋狂吧!”
黃得功根本就沒提什麼周遇吉進入揚州的軍紀問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