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2部分

至於研究性的大字典,因為收錄的漢字比較全面,很多字的讀音、字義、用法需要考證,就讓教育部的官員慢慢整理,遲一也無妨。

教育部長孔貞運感激朱由檢將聖人之言傳遍邊疆各族,因此他建議,新編的字典叫崇禎大字典,本來他準備叫有檢字典,但這個時代要避皇帝的名諱,所以才叫崇禎大字典。

崇禎是年號,也可以看做是崇禎年間編撰的大字典,朱由檢沒有惺惺作態,愉快地接受了這個榮譽,這讓拍馬屁的孔貞運十分高興。

另外一件事是關於緬甸的。

大城王朝的國師普蒂,在大明偵訊的協助下,一路上躲過東籲殺手的數次追殺,秘密來到京師,請求大明出兵,幫助擊退東籲的侵略軍。

朱由檢恐怕大臣們反對用兵,就以軍事機密為藉口,沒有在朝會上討論,而是在朝會結束之後,留下了三院的主官,參與討論出兵東籲王朝的事。

三院的主官們已經知道了朱由檢的心思,那就是全面徹底解決緬甸問題,他們不敢明目張膽地反對。

自從施鳳來因為反對大明軍事改革,被錦衣衛盯上,直至以貪墨為由,抄家問斬之後,大臣們深知朱由檢的手段,一旦朱由檢認定的事,他們再也不會死磕。

現在三院主官與朱由檢的關係十分順暢,說到底,三院只是朱由檢實現自己政治抱負的執行者,在大事上,他們沒多少發言權。

朱由檢也曾反思過,自己是不是過於獨裁了,他很快就否定了這種想法。

現在的大明,外交併不順暢,正面臨著多方軍事侵略和軍事壓力,但大臣們沒有後世的眼光,只會盯著自己手中的那權力,一味和對手講仁義,這就束縛了大明朝廷的手腳,一旦喪失時機,當別人強大起來的時候,人家不會和大明講仁義。

人家講的是實力,十數年的建奴、百十年來的蒙古,他們都是用鐵蹄說話,就是小小的東籲王朝,也是用刀兵與大明說話。

朱由檢簡述了普蒂求援的事,讓三院的主官們商討一下,該不該發兵征討東籲王朝。

“陛下,東籲王朝本來就是大明的國土,是太祖親定的六大宣慰使司,如果不能收回這些國土,對後世子孫來說,就是不肖。”大明以孝立國,不肖就是不孝,李春燁這一帽子壓下來,頓時為出兵東籲定了性。

朱由檢頭,關於收回緬甸東籲王朝的事,他早就與李春燁探討過,李春燁的絕對支援,是他意料之中的事。

“陛下,南海艦隊正在南洋作戰,一旦征討東籲,我大明就會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將會對大明非常不利。”內閣副總理周士樸雖然知道朱由檢的決心,也不能不提醒幾句。

“陛下,南方氣候溼熱,我大明的精銳都在北方,恐怕很難適應東籲的氣候。”內閣總理黃立極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擔憂,“當年蒙古鐵騎徵地無數,卻在南方栽了跟頭,就是因為他們計程車兵不適應南方的氣候。”

朱由檢又是頭,還是不說話。

“陛下,東籲距離我大明,太過遙遠,即使大明徵服東籲,能在這麼遙遠的地方建立有效的統治嗎?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統治,數十年以後,東籲重新獨立,那今天的征討,究竟有什麼意義?”司法院長喬允升反對的意思非常明顯,“大唐曾經遠征西域,但今天的西域,早已沒有了大唐的任何痕跡。”

朱由檢最為頭疼的是,每次朝議,大臣們都是分成三派:支援派、輕微反對派(中立派)、反對派,如果來個投票表決,今天的會議,恐怕難以取得朱由檢想要的結果,大臣們還沒有世界眼光,有必要讓他們進科學院學習一段時間,奧,不,科學院沒什麼用,應該組建社會科學院,讓他們學會睜眼看世界。

好在今天反對的聲音,似乎不太強烈,就是喬允升,也只是表面自己的立場,沒打算死磕下去。

“諸位愛卿剛才所說的話,朕都聽到了,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明的長遠利益著想,不愧是大明的重臣,愛卿們還有什麼意見?”

這些理由不夠充分嗎?如果陛下不準備採納大臣們的意見,理由再充分也是白搭,這些所謂的重臣們,一個個低下頭,在心裡腹誹著朱由檢,他們要聽聽朱由檢出兵的理由。

朱由檢見大臣們都是沉默,知道他們的反對並不強烈,這次有可能不用在朝堂採取無賴的措施了,“支援的理由暫時不用說了,反對的意見主要有兩:一是如何征服東籲,而大明的損失不能太大;二是征討東籲,我大明有何收益問題。朕一一作答,看愛卿們是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