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磚砸死人的黑麵包暫且不提——事實上,就算是中世紀的白麵包,也同樣跟現代法國棍子麵包一樣硬邦邦的。就算是擺到宴席上的主菜,也同樣讓王秋深感不忍直視。
首先明確一點,中世紀的歐洲人幾乎什麼都吃!後世很多生活優越的歐洲人再也不屑問津甚至覺得殘忍噁心的玩意兒,譬如下水內臟之類,餓紅了眼的中世紀窮苦大眾也照吃不誤。比如此刻被蘇格蘭學生作為重頭戲端上來的“國菜”哈吉斯,就是羊胃囊裡填上羊雜碎做的……更要命的是,行事毛糙的歐洲人不像中國人一樣願意為烹調內臟花費太多的工夫,洗大腸切腰花對他們來說太過麻煩,就只知道剁碎了往什麼容器裡一塞,或者丟進大鍋裡一燉,讓人一眼就能從裡面發現很多髒兮兮的東西,實在是大倒胃口。
於是,看著盤子裡油膩膩騷呼呼的羊胃囊填羊雜碎,還有小鍋中那怪味四溢的雜碎湯,身為食不厭精的江南人,王秋拿著勺子愣了半天,硬是沒敢往嘴裡送,最後只得全都便宜了幾個口水直流的下等僕役。
中世紀蘇格蘭的菜餚如此不堪入口,英格蘭的菜餚似乎也沒好多少——首先就是那道後世聞名的“仰望星空派”,一群死不瞑目的魚頭戳在餅上跟王秋大眼瞪小眼。而且餅裡面的那些魚還是不是鮮魚,而是臭烘烘的鹹魚,臭得簡直讓王秋以為是從瑞典臭青魚罐頭裡弄出來的,只得掩著鼻子吩咐僕役立即端下去施捨給窮人……除此之外,富有想象力的中世紀英格蘭廚師,還對“仰望星空派”的創意進行了深入發掘:被他們戳在熱騰騰的餅皮上的不僅有魚頭,還有整個兒的螃蟹和龍蝦!!!
總之,王秋幾乎是目瞪口呆地看著餅皮上戳出來的那一個個猙獰的螃蟹鉗子和龍蝦鉗子,完全無法理解中世紀英格蘭廚師的思維——中國雖然也有蟹肉獅子頭之類的小吃,但那好歹也是把螃蟹肉剝出來之後才做到菜裡,怎麼能把整個兒的螃蟹和龍蝦連殼都不剝,就直接當成餡兒呢?你們到底是跟食客的牙齒有仇,還是盼著他們的嘴唇皮和臉頰肉被螃蟹鉗子給戳出一個洞嗎?
但是,當他驚愕地左顧右盼,想要看看其他人是如何享用這道料理的時候,卻更加驚悚地發現,除了一部分女生之外,大多數男生居然真的捧起這些螃蟹和龍蝦餡餅,啃得咔崩作響,一邊吐出幾塊碎殼,一邊連麵餅帶整個兒蝦蟹一起嚥下去——好吧,中世紀歐洲人那種每天被堪比石頭的黑麵包充分鍛煉出來的金剛鑽牙齒,真是讓我等身嬌肉貴、牙口脆弱的現代人歎為觀止啊!
而再接下來,英格蘭的廚師們又挖空心思,給諸位“天使”們獻上了一道更大的“驚喜”……
290。第29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中)
第六十一章、中世紀全面崩壞(中)
除了登峰造極的整個兒龍蝦餡和螃蟹餡的“仰望星空派”(感覺更像是把活螃蟹和活龍蝦丟進麵粉裡滾了滾,然後直接放進爐子裡烘烤)之外,其它的菜餚也讓王秋這個講究吃喝的中國人看得眉頭直跳。
由於眼下正是萬物凋零的寒冬臘月,以中世紀的食物儲存技術條件,除了少量的洋蔥之外,基本搞不到什麼水果和蔬菜。而且中世紀的英國貴族,普遍認為蔬菜是賤民吃的劣等食品(他們靠吃水果補充維生素),在宴會上根本拿不出手,所以桌上幾乎是清一色的魚肉大葷筵席——許多滾燙的烤香腸被放在一隻木盤子裡端上來,看上去粗粗的,油汪汪的,烤得稍稍有點焦,但還是讓人感覺很有食慾。
可問題是,王秋用自備的餐刀切開了一看,發現香腸裡面填的卻不是碎肉和油脂,而是灌滿了豬血:這玩意兒的正式名稱是“血香腸”。若是咬一口下去,立即就是血水四濺,場面甚是驚悚,卻很受中世紀歐洲騎士們的喜歡——中世紀歐洲人烤香腸的方式似乎跟烤牛排一樣,也講究烤成三分熟到七分熟,外焦內嫩,所以香腸的外表看上去都已經焦了,裡面居然還是生的,灌進去的豬血基本都還沒凝固呢!
饒是中國的菜市場裡也有賣豬血的,王秋過去也在飯店裡吃過豬血豆腐湯和閩南豬血糕,並且覺得味道還過得去,但那好歹還是熟透了的。對於這種半生不熟的血香腸,他還是隻能退避三舍、敬謝不敏。
除此之外,如果不把麵包給泡進令人作嘔的豬下水雜碎湯(內臟沒弄乾淨)裡,那麼黑麵包固然需要一副鐵齒銅牙才能啃得動,白麵包的硬度也跟後世的硬餅乾類似,而且上面還黴跡斑斑,下口處務必挑了又挑才行。還有中世紀歐洲人常吃的醃鯡魚,如果用油煎一下的話,或許還會味道不錯,就像中國的油炸臭豆腐一樣,但這些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