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眼見城中食盡,人吃人之事不時發生,數萬餓卒,哪裡還能守城。呂珍知防守無法,便棄城而逃。

一個深夜,他帶著百餘親隨,殺出條血路,突圍而走。城中無主,遂告失陷。

徐達便引兵入城,不但無掠殺之事,還派人在城中放糧,救死扶傷,大獲人心。

避強打弱,從元兵手中奪得大塊土地

常州告捷,馮國用即向朱元璋獻策:防東攻南,即暫時擱下張士誠,乘勝向南推進。

馮國用說:

“張士誠眼淺,胸無大志,眼下連被我拿下他常州、長興,吃了大虧,必不敢再來生事。我只需派兵防他即可。如若逼急了他,依他反覆無常之性,恐會投降元朝,增我禍患。我若舍他而南進,直指寧國、徽州、婺州、衢州,此處皆為元兵所佔,其兵勢最弱,勝他易如反掌,又可穩住張士誠之心。且打元韃子,可獲天下人之讚許。此即主公避強打弱之方略,不知當否。”

朱元璋正在思慮下一步之行動,尚無頭緒,聞言喜不自勝,連連誇獎道:

“先生高見,先生高見。”

以他之悟性,立即明白此舉之重要。

穩住張士誠,即可屏障元兵之進攻。攻下寧國、婺州等地,既可完成對張士誠、方國珍的戰略包圍,又可擴大地盤,免得限入陳友諒、張士誠的肘腋之下。

。 想看書來

張士誠相鄰勢弱,就打你個沒商量(3)

他當即下令徐達、常遇春班師南下,直取寧國。

誰知寧國城的守城元帥朱亮祖是一員悍將,智勇雙全,徐達他們攻了許多時日都沒拿下。

常遇春與朱亮祖血戰寧國城,被朱亮祖箭中左臂,血流如注。但愛他是一條好漢,城破後義釋了朱亮祖。

常遇春心中焦躁,親自率眾攻城。朱亮祖彎弓搭箭,朝他就是一箭,正好射中左臂,立即血流如注。

常遇春咬牙將箭一把拔出,又往雲梯上爬。兵士們受到鼓舞,一個個捨生忘死,冒著矢雨往城上攀。

沒料想朱亮祖叫人將煮得滾沸的桐油當頭澆下,登城計程車兵一個個痛得往後即栽,朱亮祖乘機指揮手下將雲梯拖上城來。攻城又遭失敗。

朱元璋得知南進方略出手即受阻,不敢輕心,立即率親兵星夜趕赴寧國。

這日中午時分,來到一座廟宇。朱元璋看看左右皆人困馬乏,便傳令在此打尖。

朱元璋見此廟雖不甚大,卻紅牆青瓦,殿閣俱全,松柏交拱,清靜肅穆,頓生幾分喜悅。

他抬頭看看山門,上書“不惹庵”三個泥金隸體大字,不由得咧嘴一笑,說:

“好一個奇異的廟名,不過也合佛祖六根清靜,不惹塵埃之意。只不知寺僧能曉此名之意否。”

他叫親兵在廟門外造飯,自己微服走入方丈室,與廟中方丈談論佛經教義。

那方丈見他對佛理頗為通曉,其氣度又不同凡響,便朝朱元璋施禮道:

“看施主面目不凡,且精通佛典,定非凡人,不知可否留下名來,為我庵增光。”

朱元璋不由得大笑起來,說:

“大和尚可否記得‘不惹庵’之含義。出家之人當六根清靜,為何有這般好奇之心?”

那方丈並不為朱元璋的話所動,仍嘵嘵不休,求朱元璋留下里貫姓名。

朱元璋豈能留下真實姓名,只得含含糊糊地回答。驀地,一股詩興湧上心頭,他隨手從桌上抄起一枝筆,沾滿墨汁,在粉壁上寫道:

殺盡江南百萬兵,

腰間寶劍血猶腥。

老僧不識英雄漢,

只管嘵嘵問姓名。

那老和尚讀完此詩,不禁色變。他從詩中透出的一股氣吞萬里的血腥氣勢,和那遒勁、飛動的書法中,悟出此人定有不凡經歷和身份,忙對朱元璋納頭便拜。

朱元璋卻不管不顧,擲筆掉頭而去。

他對這首詩很是得意,牢記在心。十一年後,他在南京稱帝,特派人把老方丈召至都中。

那老方丈不知皇上何故召見,膽戰心驚,一進殿門,即拜伏在地,連頭也不敢抬。

朱元璋卻叫他抬起頭,自己走到他身邊,呵呵笑問道:

“老和尚,別來無恙,尚認得朕嗎?”

那老和尚抬頭仔細端詳了朱元璋一陣,由那張元寶形上下突出的臉突然記起那壁上題的詩,方知那天見的英雄漢便是當今皇上。

老和尚倒也有些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