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朱重八不小心,將他那頭牛趕到石頭縫裡去了。
劉繼德是村裡的一個地主,聽說一頭牛鑽進了石縫,打死他也不肯相信。氣沖沖趕來,將朱重八一頓拳打腳踢,方才恨恨而去。
朱重八雖捱了一頓毒打,卻獲得了孩子們的極大敬服,大家更心甘情願地聽他驅使了。悟性奇高的朱重八由此懂得:急人之所急,便能收攬人心。在戰爭年代,他將此法用得出神入化。
大元至正四年(1344年),淮河兩岸大旱,田地都裂開了一條條長縫,像張著一張張乾渴盼水的嘴。正在這時,蝗蟲又鋪天蓋地而來,把穀穗上殘存的幾粒粟谷吃得乾乾淨淨。
真是禍不單行,太平鄉又趕上瘟疫大作,人口接二連三地死去。朱重八家中,半個月內便死了三口人。
先是六十四歲的朱五四棄世,接著長兄重四和母親陳二孃相繼死去。
眼睜睜看著親人一個個離去,十六歲的朱重八既無錢請郎中也無力掩埋親人,急得與他二哥重六抱頭大哭。
哭了一陣,朱重八想起家徒四壁,錢無一貫,田無一壠,買不了棺木,更置不了墳地。但人死總以入土為安,便止住哭,擦乾淚水,跑到田主劉繼德家中,跪請他發發善心,給父母恩賜一塊葬身之地。
劉繼德為那頭小黃牛之事還在記恨著朱重八的刁鑽不馴,這時便將臉一板,不僅不給葬地,還把朱重八痛罵了一場,逼著他歸還他父親的欠債。
對於這樁事,朱重八是痛入骨髓,永志難忘。三十多年後他登基做了皇帝,親撰了《皇陵碑》,還把這段辛酸事寫了進去:
……
田主德不我顧,
呼叱昂揚。
既不與地,
鄰里惆悵。
……
正在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之時,劉繼德之兄劉繼祖卻可憐這孤苦無依的小兄弟倆,派兒子將朱重八叫去,讓他在自家的山地裡任選一塊地去安葬親人。
朱重八感激得熱淚滂沱,給劉繼祖重重地叩了幾個響頭。他登基之後,不忘舊恩,特追贈劉繼祖為義惠侯,其妻為義惠侯夫人。
葬地有了,裝殮時衣衾與棺槨卻仍無著落。沒有法子,兩兄弟只好翻撿出幾件破衣裳將父母包裹起來。
第二天,兩兄弟把兩扇破門板卸下,用蘆蓆將雙親遺體捲起,再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