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火車上。
中國紀檢、檢察機關對網路反腐越來越重視,網路舉報固然紛繁蕪雜,但相較傳統舉報方式,是一條便捷、高效的通道。北京大學法學家姜明安教授在接受我的採訪時指出,王培榮採用了網上實名舉報的方式,敢於將舉報材料公開接受監督,即使不可能字字準確,至少也值得重視。
9月1日,四大入口網站均在首頁要聞區轉載了中國青年報《網上曝光區委書記“一夫二妻”徐州市委重視網上舉報迅速查處》一文。這則新聞的四家網站網友跟帖數量總計達到57000餘條,居於國內熱點新聞排行榜首位。人民網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製作了專題《“一夫二妻”的區委書記被網友趕下臺如何開闢網路反腐新戰場》。新華網將網友評論製作了專題《好色書記落馬,網路舉報功不可沒》。全國各地許多報紙轉載或刊發社論、時評,一些報紙在頭版頭條位置或整版轉載。法新社、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等跟進報道。
報道引發了各界對網路反腐的思考。評論大都指出,舉報應該“條條大路通羅馬”,網路反腐為我國反*鬥爭開闢了一條全新的渠道,網路民意是對專門機構反腐和主流媒體監督缺位的有效彌補。學者謝泳9月5日撰文,建議設立國家層面的網上“信訪局”。他指出,現在網路在反腐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民間維權機構透過網路傳播達到上訪者問題公開化的追求,也產生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最近徐州“董鋒案”的查處,網路傳播就起了很正面的作用。
不久,“因涉嫌受賄犯罪”,董鋒的江蘇省人大代表職務遭到罷免。這名荒唐書記的案情撲朔迷離,他的面孔也會很快被人忘記,但沒有疑問的一點是,網際網路的力量日益顯現。
仇和新政(1)
文/ 張文凌
十年砍柴評點
傳統中國的政治清明,往往需要某些才智德行出眾的官員來推動。因此,這樣的政治文化背景下,重要人物往往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現代社會不應拒絕有個性的能吏,但個人的魅力決不能代替制度的建設。
2008年2月16日,《昆明日報》用4個整版詳細公佈了昆明市所有黨政領導的聯絡電話和職務分工情況。儘管昆明不是第一個公佈領導幹部工作電話的城市,但是伴隨著“仇和”這個備受矚目和爭議的名字,這個訊息仍然成了媒體最熱的話題之一。仇和入滇不到70天,他在昆明採取的一系列措施,被人們認為是“昆明新政的一縷陽光”。
仇和新政撲面而來2007年12月23日,仇和帶著他的秘書“空降”昆明。
12月28日,昆明市委召開全市幹部大會,宣佈仇和就任*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
此前,雖然坊間傳說仇和要到昆明履新,但人們僅僅把它當做一種“傳說”。當傳說變成現實後,不少幹部感到“沒有準備”、“措手不及”;而讓更多幹部感到“措手不及”的,是仇和強勢推出的系列新政。
2008年1月28日,昆明市委九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透過昆明電視臺、昆明電臺進行了現場直播。昆明市委全會的首次直播,把“小會場變成了大會場”,讓昆明人感到“仇和新政”的撲面而來。
昆明圓通街的一位社群工作者說,她在社群工作10多年,還是第一次知道市委的會議怎麼開、都講些什麼。她說:“這是一次全新的參政體驗,第一時間裡知道了市委全會的工作報告。過去媒體上刊發的工作報告都是一些摘要,對一些工作的不足我們無從知曉。直播減少了會議精神和會議內容傳達上的資訊流失。”
也就是在這次會上,仇和提出了領導幹部在任何時候,工作電話、行動電話、家庭電話“三通必有一通”,並要在媒體上公佈所有市級領導及各部門領導的政務分工和聯絡電話,讓市民隨時可以與他們聯絡。
2月4日,昆明市委、市政府下發了《關於在全市開展經濟社會發展軟環境建設活動的實施意見》,其中明文規定,各縣(市區)、各部門、各單位的一把手要在《昆明日報》、昆明電視臺上公開亮相,要就進一步抓好軟環境和機關效能建設作出公開承諾,並將姓名和聯絡方式一併公佈,接受監督。
2月16日,《昆明日報》用4個整版公佈了從市委書記、市長到5區、1市、8縣及市直各部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的聯絡電話,同時詳細刊登了各位領導的職務分工情況。一時間,“昆明紙貴”。
電話號碼的公佈,激起了昆明市民的興奮、好奇和參政議政的熱情。人們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