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塔的正面裝甲厚度薄得多,在這個距離上26式穿甲彈的穿甲能力超過了600毫米,而當時沒有任何一艘戰列艦的側甲厚度在600毫米以上。
六點三十六分,又有數發穿甲彈在艦面上爆炸,就在“新省會”級上的炮手感嘆敵艦竟然如此頑強,被這麼多炮彈擊中後還不爆炸,也不沉沒,而且跟在後面那艘敵艦已經快要駛出港灣的時候,“俄亥俄”號發生了一連串的大爆炸。
爆炸首先是從戰艦中部開始的,大概是鍋爐艙的壓力過高,導致鍋爐爆炸吧,從當時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在爆炸發生的時候,戰艦並沒有猛烈的震動,只是白色的水蒸氣從戰艦的體內迅速的衝了出來,這是鍋爐爆炸所產生的主要現象。這些水蒸汽有數百攝氏度,而在密閉的空間內,是不可能迅速的散發的,也就是說,水蒸氣所過之處,絕對不會有人能夠生存下來!
緊接著,戰艦的艦橋下方發生了一次猛烈的爆炸。從爆炸點來看,應該是左側前面兩座副炮的彈藥庫發生了爆炸,因為這兩座彈藥庫就設在艦橋下面。很快,戰艦中部再次發生爆炸,並且竄起了橘黃色的火苗,這應該是戰艦上的航空汽油被引爆了。致命的爆炸發生在戰艦的C炮塔下面,肯定是在鍋爐爆炸後,損管搶修人員傷亡慘重,無法控制住向主炮彈藥艙蔓延的大火,也沒有及時開啟彈藥艙的通海閥,結果導致主炮彈藥艙爆炸。隨後,戰艦上還發生了幾次規模不一的爆炸。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在C炮塔的彈藥艙爆炸之後,“俄亥俄”號已經被炸成了兩截,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讓這艘戰艦繼續浮在海面上。
到此,六艘“新省會”轉移了目標。在數分鐘的交戰過程中,“俄亥俄”號僅僅只進行了三次還擊,打出了不到十發巨彈,而且沒有對南面的戰艦構成任何威脅。最終,該艦在六點四十四分的時候沉沒,因為沉沒處水深不到30米,戰艦又是尾部向下沉沒的,結果艦首的很大一部分還翹在海面上呢。
“俄亥俄”號的犧牲不是沒有價值的,正是因為這艘戰艦纏住了敵人,同時為後面的三艘戰列艦擋住了敵人的炮彈,贏得了衝出港口的機會,所以,在“俄亥俄”號被擊毀的時候,緊跟在其後面的“蒙大拿”號,“緬因”號,以及“新罕布什爾”號衝了出來,並且有能力向南面的六艘“新省會”級進行有效的還擊。
第二十三卷 前進跳板 第七十七節 正面戰鬥
在“俄亥俄”號發生一系列的爆炸之前,常薦新就已經向各艦下達了新的交戰命令,當時另外三艘美軍戰列艦已經衝了出來,形成了六打三的局面,也不可能繼續由六艘戰列艦對付一艘敵艦了。因此,常薦新命令戰列艦編隊轉為二打一的交戰秩序。由“南寧”號與“廣州”號對付2號敵艦,也就是“蒙大拿”號,“貴陽”號與“武漢”號對付3號敵艦,也就是“緬因”號,“南昌”號與“南京”號對付4號敵艦,也就是“新罕布什爾”號。六點三十六分,在確定了1號敵艦已經徹底完蛋之後,六艘“新省會”級都轉移了炮口。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常薦新收到了一封電報。
“第一特混艦隊發來的。”通訊參謀把電報交給了常薦新,“因為天氣情況發生突然轉變,轟炸機到達的時間將延遲至少半個小時,也許會超過兩個小時。談仁皓將軍讓我們儘量纏住敵人,如果打不過,可以選擇撤退。”
“撤退?”常薦新笑了起來,“現在我們六打三,需要我們撤退嗎?別說什麼天氣變化,他們不來最好,讓我們單獨收拾掉那幾艘新式戰列艦,看今後還有誰敢說我們第三特混艦隊只是配角!”
當時,常薦新並不認為美國人的新式戰列艦有多麼的厲害,而且他還擁有數量上的優勢,1號敵艦的結局足以證明,“新省會”的主炮可以幹掉敵人的新式戰列艦,那麼還有必要擔心打不過對手嗎?可是,常薦新很快就會發現,他低估了美國人花了數年心血建造出來的超級戰列艦。
雖然“蒙大拿”級與“大和”級從來沒有在同一個戰場上出現過,但是從兩種戰艦的效能對比上來看,“大和”除了主炮的口徑更大一點,其最大射程稍微要遠一點之外,其他各方面,“蒙大拿”都有著巨大的優勢。帝國海軍在設計“新省會”的時候。最初確定的對手是美國海軍的“南達科他”級戰列艦,隨後進行修改,也只確定以擊敗“依阿華”級為目標。到戰爭爆發後,發現日本海軍的“大和”要比之前獲得的情報更為厲害之後,帝國海軍還提出了建造“超級省會”級(這只是作者用的代名,當時新式戰列艦僅停留在設計上,沒有正式命名,按照帝國海軍的命名原則。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