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除了主炮口徑之外,完全可以稱得上是戰列艦了)是一種很優秀的主力艦,可這並不能滿足德國海軍的需要,主要就是因為戰艦的主炮口徑過小,根本就無法對付英法的主力艦。因此,在“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還在建造的時候,德國海軍就提出了要求獲得一種全新的戰列艦的要求,這就是“俾斯麥”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在設計上可以說是相當成功的,其水平完全達到了其他海軍列強的水平。德國工程師的能力確實值得稱道,在僅僅透過兩種不算正式的戰列艦的設計之後,就掌握了先進的設計思想。如果“俾斯麥”是誕生在唐帝國的話,也許唐帝國會一口氣建造十幾艘出來,可這是德國海軍的戰列艦,結果,到戰爭爆發的時候,也就只有兩艘在建。而且還都是在戰爭期間完成的。這兩艘分別是“俾斯麥”號與“提爾皮茨”號,德國海軍的寶貴造船能力就被用到了潛艇,還有後繼戰艦的建造上,再也沒有能力建造新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了。
該級戰列艦的排水量達到了4萬餘噸,滿載排水量在5萬噸左右(兩艘戰艦的排水量不完全一樣,“提爾皮茨”號要比“俾斯麥”號大不少),採用了寬艦體設計,安裝了12臺高壓鍋爐。3臺蒸汽輪機,最大速度超過了30節(這在當時已經是戰列艦的標準速度了),因為德國海軍並不尋求遠洋作戰能力,所以該級戰艦地巡航能力並不出色(相對於唐帝國海軍的戰列艦而言)。”俾斯麥”級採用了四座雙聯裝380毫米口徑主炮(身管為48倍口徑,而當時其他國家戰列艦主炮的倍徑一般都是45)。因為採用了高強度裝甲鋼,“俾斯麥”級的裝甲厚度與“沙恩霍斯特”級相差不大,但防禦能力更出色,全艦的裝甲重量就達到了17500噸(不含炮塔旋轉部分),在設計上要求能夠防禦英國主力艦上的穿甲彈攻擊,同時防魚雷結構必須承受住250公斤TNT炸藥的攻擊(實際上。可以承受住300公斤烈性炸藥的攻擊)。
從這些設計上來看。“俾斯麥”在22年服役的時候,完全可以算得上是當時北大西洋上最強悍的戰列艦。這也使其成為了英國地眼中釘,肉中刺。成為了德國海軍手裡地王牌。結果,從22年到24年,德國海軍一直將這兩艘戰列艦留在了波羅的海,根本就沒有派其執行作戰任務,另外,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三艘“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也都沒有離開過波羅的海。
這技術當時德國海軍地主力,雖然德國海軍還有更龐大的造艦計劃,比如“齊柏林”級航母,“H”級戰列艦。乃至更先進的戰列艦都已經完成了設計,可都沒有能夠建造出來,全都還在計劃之中。
德國海軍的無所作為也讓唐帝國惱火不已。波斯帝國的海軍要維護從唐帝國到東地中海的海上航線的安全,還要在東地中海對付義大利,西班牙與法國的艦隊,壓力非常巨大。唐帝國海軍要在太平洋上全力與美國海軍決戰,根本就無法分兵大西洋,甚至連印度洋上的部分作戰任務都要交給波斯帝國海軍。現在,唐帝國還在加強大陸戰場上的進攻力量。而德國海軍卻在波羅地海里面游泳,這能不讓人氣氛與惱火嗎?
德黑蘭會議之後,唐帝國承諾將在大陸戰場上發動戰略進攻,分擔德國在東部戰場上的壓力,而作為回報,德國海軍必須要在北大西洋上有所作為,最低限度的要求就是不能讓英法艦隊南下,威脅到唐帝國在南大西洋上的唯一據點——開普敦。這其實就是雙方的交換條件,現在唐帝國已經履行了承諾,正在不斷的加強向俄羅斯的進攻力量,而德國海軍就必須要拿出實際行動來幫助唐帝國分擔壓力。
為了履行承諾,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還親自跑到了唐帝國來,與唐帝國方面磋商德國海軍的行動,並且建立了一個聯絡部,以此決定德國海軍的出擊時間。也就是在那次雷德爾訪問唐帝國之後,德國海軍就開始為主動出擊做準備了。
經過了幾個月地準備,德國海軍終於不能再等下去了。越來越多的情報顯示,美國正在向英法施加壓力,要求英法儘快派遣主力艦隊南下,向唐帝國施加壓力,以分散唐帝國的海軍力量,為美軍在太平洋上的進攻提供幫助。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進攻開普敦,讓唐帝國不得不分兵南大西洋。唐帝國已經以放棄在大陸戰場上的進攻為要挾,要求德國海軍儘快出擊,牽制住英法的主力艦隊。之下,德國人再也坐不住了,而且雷德爾與德國首相都很清楚,如果他們再作壁上觀的話,他們也不會有任何好結果的。
當談仁皓看完了這份極為詳細的德國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