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此刻一反映過來,就覺得不可思議,連忙詢問。
“師弟正是趙雲!”趙雲如實答道。
張繡腦中出現了一副噩夢般的景象。
到處都是血和屍體。在他的面前,鮮血浸透了每一寸土地,形成了一大片令人作嘔的暗紅色泥潭。血還向遠處延伸開去,消失在眼睛的鏡頭,彷彿這裡就是一片血海。無數殘缺不全的肢體、碎裂的頭顱橫七豎八地散落在上面。
造成這一幕的就是當年丁原的義子――呂布。
而他就是因為接住了呂布三招猛擊未死,才令他得以保全性命。可是,呂布的神勇,卻牢牢的記在他的腦海裡,有些時候,他甚至還可以夢見那恐怖的一幕。
當時,他以為呂布舉世無雙,可是幾年後,就傳出了他敗在趙雲的槍下。有的說是赤兔的功勞,也有的說是趙雲的馬好。但無論怎麼說,趙雲確實勝了呂布。
張繡重新打量趙雲,見趙雲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心想:“師弟如此出眾,若降了我。到時候師兄弟二人,並肩作戰當世絕無敵手。”
想開口,剛就聽趙雲說道:“師兄,我主定遠侯英明神武,仁義無雙,將軍不如歸降我軍,到時候你我師兄弟並肩作戰,豈不美哉。”
張繡不屑道:“什麼英明神武,還不是連續兩次敗給我軍?”
趙雲辯駁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師兄帳下的賈詡先生固然出色,但他軍中也有子靜、文若、奉孝先生可以比得。更何況,我軍戰將無數,若真戰起來,師兄恐怕兇多極少,還是早日歸降,免去兵荒之災。”
張繡大笑:“兵多將廣,又當如何?文和先生已經設下計策,將孫燦至於死地,不如師弟來我軍中,吾立刻領你為軍中的三軍統帥,你看如何?”
趙雲一驚,立刻道:“子龍一身惟有定遠侯一主耳,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背棄。”
張繡彷彿察覺自己說錯了話,又因此自己不是趙雲的對手立刻掉頭離去。
趙雲暗自說道:“對方究竟出了什麼計策,這麼嚴重,看來還需更主公商議才行。”
於是,就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本來敵對的雙方,戰了十餘合。突然間又如多年的兄弟一般,聊了會天,在各自散去。
孫燦自己也是一頭霧水。
回到軍營,趙雲將張繡是他師兄,以及那句莫名其妙的話告訴了孫燦。
孫燦不以為意的笑道:“世上想取我性命之人,為數決不會少,但迄今還沒有一個能成功的,這次也絕不會例外。賈詡固然出色,但只要我們小心提防,不中其詭計,我軍定能取勝。”
郭嘉欲言又止,許久才道:“主公,以嘉之見,還是退軍為好。有賈詡在,宛城恐難以取下,到是最好之法,就是退軍,離間劉表與張繡的關係,只要他們關係破裂,宛城唾手可得。”
“恩!”孫燦點了點頭,道:“這不失為一個妙法,如果燦在離去前沒有留下一手一定依照此計行事。
不過只要燦動用當年留下計程車兵,宛城即可納於手中,何必再去捨近求遠。“(
第八部 入主中原 第六章 拜見徐母
更新時間:2009…7…5 10:07:42 本章字數:5136
郭嘉見孫燦早已在城中安排了人手,也就認同的點了點頭,認可了孫燦的想法。
遂然和孫燦商議起一切取城的細節。
就在此時,宛城中張繡也找上了賈詡問計,道:“文和先生,究竟何計才能破敵?時間越長,恐形勢有變。”
賈詡淡淡說道:“時機為到,事先出戰,只會慘遭敗績,若非趙雲留情,將你擒拿,此刻宛郡已在孫燦之手。”
張繡驚出了一身冷汗,以趙雲的武藝本領,當時說要想擒他,決不費力。
賈詡看也沒有再看張繡,道:“最近孫燦不會對宛城發起攻勢,將軍可多多休息。等時機一到,詡自然會將全盤計劃告之,將軍此刻知曉,對將軍,對宛城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許都。
大將軍府。
曹操正和一群心腹謀士商議以後的發展。
他率先開口道:“諸位,我軍現已經掌控大義,奉戴天子,大漢的初步政權已經得到穩定。眼下我軍應該如何發展為好?”
堂下一人當先道:“豫州一地久經戰亂,人口極少,發展建設的異常緩慢,再加之於呂布的數年大戰,使得豫、兗二州,民不聊生。昭認為發展農業,穩定民心,領地殷實富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