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疑,沒有任何僥倖可講。”
說到這裡,周瑜看向眾人道:
“一個是可能會死,一個是必然會死。文官自己應該知道如何選擇。”
這就是典型的“旁觀者迷,當事者清”了。甘寧等人的智力本來就不是很高,又缺乏換位思考的意識,自然想不通從事文官為何在離開第二軍團屬地後,還會繼續與第二軍團合作。
經過周瑜這一番深入淺出的解釋,眾人心頭疑惑盡解。赧顏地向吳凡拱了拱手,隨後各自退回班列。
而吳凡仍然對眾將報以呵呵一笑,並未就此說什麼。
身為軍團主帥,統轄數以百萬計兵馬,說出的每一句評頭論足的話都對下屬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由此,當屬下偶犯小錯時,吳凡會經常選擇不說話,以免令屬下由此心生壓力。
既然已經決定先平定南蠻,再班師回返中原。那麼接下來的工作自然就是以攻略南蠻為主,吳凡隨後就下達命令,命甘寧,黃蓋,韓當,周瑜為第一路,趙雲,黃忠,程普,郭嘉為第二路,華雄,太史慈,呂蒙,陸遜為第三路;各統率二十萬兵馬,提前準備好木材石料,五天後辰時就在雲南城北十五里處動工建造三座城塞
命令下達後,眾將立即領命而去,先行準備。吳凡又命傳令兵,攜自己的親筆公文以最快的速度趕至建寧城,令袁紹、張魯、李湛三軍各派不少於二十萬的軍中主力,於五天后子時必須趕到雲南城北十里處叢林中埋伏,伏擊自此處經過的南蠻軍
傳令兵走後,吳凡又對留守的將臣們指派了一些其它指令。這時,帳外有衛兵進來稟報,稱文聘從建寧押運糧草來到軍中,正在帳外等候。
目前吳凡率領的這支主力部隊所在營地為雲南城以北約五十里處。附近只有兩座己軍城市,分別為交趾和建寧。其中交趾由於距離此地遙遠,一應軍需糧草等物自然就全部由距離較近的建寧城提供。
文聘押運糧草至軍中,需要主帥吳凡簽字後方可離去,這是軍中規矩。因此,吳凡便讓文聘進來,將所帶調糧文書交給自己;同時,軍中糧草官也把核對後的帳目交給吳凡。兩下看了一遍後,吳凡便在文聘的回執文書上簽字了事。
文聘早在吳凡尚為許昌太守時就已經投靠到吳凡帳下,是吳凡手下早期將臣之一,相應地,與吳凡關係自然不錯。在接過從事文官遞給自己的回執文書後,文聘閒說話和吳凡聊了幾句,其中一條訊息卻是讓吳凡怔了一下——
蔡琰帶著曹衝一路遊玩,前幾日剛剛抵達建寧。得知曹操的死訊後,蔡琰悲痛不已,急切地想要儘快回返鄴城。不料曹衝有些水土不服壞了肚子,蔡琰只好與曹衝暫時留在建寧,只等曹衝病情好轉後就立即回去。
吳凡聽到這個訊息,稍稍一怔後,自言自語道:
“壞得好,肚子壞得好。實乃天意也”
這回輪到文聘愣住了——怎麼曹沖壞肚子了,都督大人還叫好呢?
難道都督大人與小曹衝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隱仇不成?
不等文聘想明白此中緣故,吳凡已是急急地對他道:
“仲業,我命你即刻回返建寧,將這封書信交給坤元(李湛,吳凡的徒弟),不得有誤”
一邊說著話,吳凡一邊提筆草就了一封書信,封好後,讓從事文官交給文聘。
文聘見吳凡如此急迫,不敢怠慢,收下書信後就立即辭別吳凡,返回建寧城。
至於吳凡寫給李湛的書信,不長,短短几句話,意思是讓李湛派千人以上的精兵守住驛館,不許任何閒雜人等進入。並且,在曹衝病好之後,立即將蔡琰和曹衝一併送到自己的軍營中,千萬不可讓蔡琰回鄴城,尤其是不能帶著曹衝回鄴城,切記切記
至於李湛屆時把蔡琰和曹衝帶到吳凡軍營這邊來,需要如何解釋,吳凡自有辦法。在文聘走後,吳凡又寫下一封書信,詳述蔡琰不能帶曹衝回鄴城的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莫過於曹操在世的時候,曾不止一次向手下文武將臣說起過,將來自己百年之後,想讓曹衝繼承自己的位子。
這再一次重現了歷史。
歷史上的曹操,就對年幼聰明的曹衝格外喜愛,同樣不止一次地向手下將臣說過,想讓曹衝做繼承人。不料天妒英才,曹衝十三歲即夭折,為這件事,曹操悲痛至極,對自己數個兒子說出一句世人耳熟能詳的名句:
此吾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從這一句話,就可以看出曹操對曹衝是多麼地寵愛。
如今,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