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5部分

嚴令各旗旗主暫時都不許襲擾大明,充分的給大明一些時間,讓大明抽調關寧軍入關,去對付刑天軍。

(今天鳴謝法號星空、一醉山水二位朋友的打賞!感覺好像是新朋友!不知道對不對!呵呵!)

第二百四十一章 奴酋的鬼胎2

崇禎也確確實實的按照皇太極的設計,將大批遼東軍和關寧軍調入了關內,去對付刑天軍,可是讓皇太極大為洩氣的是這些大明官軍們實在是太不給力,各路人馬入關之後,非但沒有像他預想的那樣,將刑天軍擊敗,也未能從根本上削弱刑天軍的實力,反倒是數路兵馬南下之後,紛紛在刑天軍的兵鋒之下冰消瓦解,先是王樸兵敗,接著三月底孫傳庭率領的吳三桂、白廣恩、馬科等部便在陽穀縣兵敗,孫傳庭被肖天健生擒而去,吳三桂死於亂軍之中,白廣恩被馬科逼降了刑天軍,馬科後來又被傅宗龍用計砍掉了腦袋。

崇禎費勁巴拉的好不容易組織起來的最後一搏,便這麼在肖天健和他麾下的刑天軍面前徹底以失敗告終,非但沒有能挽回敗局,反倒是喪失掉了他手中可用的最後一大批的兵馬,其中不少兵將,事後都倒戈投降了刑天軍,反倒是助長了刑天軍的實力,也使得原來皇太極設定的想法都沒有從根本上實現,最多也就是大大削弱了大明朝在山海關內外的實力。

大明的失敗,不但讓朱由檢洩氣不已,就連在關外一直觀望關內戰局的皇太極一眾奴酋們也都失望不已,在孫傳庭兵敗之後,建奴方面基本上以及可以確定,大明朝完了!下一步刑天軍一統中原也僅僅是時間問題。

於是建奴上下頓時都又產生出了一種危機感,不得不加速為下一步和刑天軍為敵提前做充足的準備。

其實在崇禎十二年多爾袞、嶽託返回關外,皇太極瞭解到了刑天軍的強悍之後,便已經開始為下一步對付刑天軍做起了準備工作,在崇禎十二年間,皇太極下旨將漢軍原來的兩旗也擴編成了八旗,從此徹底形成了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這樣的八旗制度,同時也使得漢八旗的成立,被提前了一年多的時間。

在做出成立漢八旗的決定之後,關外建奴控制區內的大批遼東漢人和大批被擄到關外的漢人以及投降建奴的漢軍,大批被編入到漢八旗之中,二十人抽一丁編練成漢八旗軍,分別由耿忠明、孔有德等投靠建奴的漢奸們通帶。

而且皇太極接受多爾袞的建議,頒發旨意,在關外各產鐵之地,一方面蒐羅漢人工匠,一方面利用這些漢人工匠們加大鑄造火炮和打造鳥銃的力度,並且將原來繳獲的大批大明官軍的火銃、鳥銃、三眼銃等等火器重新挑揀出來,配發到各旗漢軍之中,下旨令這些漢軍旗旗主們加大對麾下漢軍的操練,打算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所以從崇禎十二年末開始,整個關外建奴控制區之內,到處都在編練使用火器的漢軍,特別是關外盛京(瀋陽)和遼陽等地,更是鐵爐林立,大批工匠夜以繼日的鑄炮和打造鳥銃等火器,而且還分設出了很多的作坊,專門製造火藥,在這一年下來之後,建奴已經武裝起來了數萬的漢軍,這些漢軍也效仿刑天軍的戰法和編制,基本上全部以步軍為主,軍中有近半兵卒使用火器,倒是看上去還真是有點像刑天軍的戰法了。

刑天軍在陽穀縣大敗孫傳庭麾下的官軍之後,訊息很快便傳至關外,當時皇太極和一眾手下的奴酋們便預計刑天軍很可能會在大敗入關的遼東軍之後,會直接揮師北上攻打京輔、山東之地,最終攻打大明京師,奪取天下,於是便立即在崇禎十三年四月間開始調動兵力朝錦州一帶匯聚,準備一旦刑天軍北上,他們便也一起南下,給大明來一個痛打落水狗,爭取搶在刑天軍前面,攻克山海關一帶,打到大明京師,奪取北京城。

皇太極和手下奴酋們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想要效仿當年大遼和北宋的情況,在刑天軍立國之前,先奪佔燕雲之地,形成居高臨下俯瞰中原的局面,為今後和刑天軍為敵奪取中原打下基礎。

多少了解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北宋立國的時候,遼國其實已經很強大了,並且早於北宋立國幾十年的時間,石敬瑭為了稱帝,獲取遼國的強大支援,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北宋終其一百多年時間,想要奪回燕雲十六州,都未能成功,而且對遼國屢戰屢敗,甚至於在遼國即將覆滅的時候,也沒有能擊敗殘存的遼軍控制住燕雲之地。

所以皇太極和手下奴酋們也認為,只要提前控制住燕雲之地,那麼即便是肖天健和他的刑天軍今後立國,也只能面對這樣的既成事實,想要再從他們大清國手中奪回燕雲之地就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