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法力、佛家的大功德力,如果要還說他不夠強,也很難想像還有誰會比他更強了,想來也是他入得佛家後改修了佛法改了脾氣,如果換了為巫為魔時,以他那般暴烈脾氣,別說是什麼菩薩、佛主,就是那些個佛家最厲害的大能們恐怕也很難震得住他。
對於這樣的存在王敖天自然是不會認錯,但他卻很難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的,“真的是滅世魔君?不是說這小子是妖祖饕餮的本命元靈,怎麼又變成了滅世魔君、大力神魔這位三家魔主?”
如果連王敖天都覺得有些迷糊,那別人就更不用說,在場這些人好像還真就沒誰聽說一個人可以有數種不同的‘血脈之力’,而且已經出現的這兩種還根本不是一個系統的,這樣不是說司徒同時是兩種生靈的繼承人?
“難道是混血?”所有都看著那尊高大明王、魔主不語,最後還是風嘯天憋不住給出了個猜測。
“……”
雖然這樣的說法實在有些太過兒戲,神魔血脈的混血?如果他們也能混在一起的話,古時候哪還會有那麼多的戰爭?不過倒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有可能,只不過以機率而論絕對是少之又少的。而眼下好像除了這個‘合理’解釋外也再難有什麼別的說法,起碼別人是想不出來,所以就是再怎麼覺得事情該不是這樣簡單,也只能認下來。
比較起這些旁觀者的心情,最為淡定的倒還要數司徒這個當事人,其實就是有蘇櫻給他惡補過那麼多東西,對於自己身上的血脈之力他也還不是很清楚,他唯一知道的也只是這種情況好像只在自己身上發生過,他是從未在別人身上聽說過有一人身兼數種血脈之力的事情,就是相關的記載也未在蘇櫻那裡見過。
但就是這樣,司徒也從未覺得有擔心之類的情緒,不同於‘鎮妖鎖’與‘萬妖書’這兩樣‘外力’,血脈之力說是借用來的力量,其實卻需要他這個本體存在才可以,這樣就意味著力量也只能是自己才能駕馭,別的什麼存在就算想要怎麼樣,也一定要先過了他這關才可以,想不透過司徒的允許做這做那是不可能的,除非這些個元靈能達到‘元靈肉體’的境界,只是這也只是一種理論,畢竟他們現在都是已不存在了的。
第六百七十二章 針鋒相對
如果說不動明王還有可能在‘佛國’中,那帝江就只能是一個存在於典籍中的事物,他所留下的只有自身的印記,以及他所代表的‘本源之力’,雖然這些是存在的,可它的意志該是早就消失在天地間了,如果不是這樣,他也絕不會這般老實直到現在也不現身出來,要知道從那場巫族俱都隕落的戰爭到現在,期間已經過去了無數個歲月,他實在是沒必要到現在也沒個動靜。
再說那不動明王雖然意志該還尚存,但只要身在‘佛國’中,按說該是身不由己的,別說是出來,就是真的能出來,也一定要透過佛主的允許,畢竟他可不是什麼小小金身羅漢之類的存在,好歹可也還是五大明王之首,如果連他都可以隨意離開佛國中,那其餘的那些個大小和尚又有哪個是真的能坐得住的?不得全都跑到這一界來了,那時候再與那些鳥人再來次‘道統之爭’可就有意思了。
按說他們那樣的存在是絕不該在這個時候出現的,不動明王既然這時候會出現在這裡,那就只有一個解釋,這個不動明王並不是真的,或者可以說這個意志並不是佛國中那傢伙的,以他身上那濃厚的魔氣來看,該是還未入佛前的不動明王,也就是祖巫、魔主時候的他!
明明是一個人,一個神魔,卻擁有不只是一個意志,這在常人看來是很不正常,或者說是很不可思議的,可對他們來說卻也不是不可能的,典籍所載的‘化身千萬’絕不僅僅只是個虛數,如果真有需要,這些個大能們完全可以把自己的意念分化成千萬份,雖說如不動明王這樣每個意志不只是思緒不同,就是連善惡、氣息都不相同的確實不多,但也還是有的,看得出他該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如果把不動明王理解為化身千萬,那也就能解釋得出佛國中的那個是他,巫族的那個是他,魔族的也是他,他這三個最為重要的主體其實是不分主次的,每個也都是一般的強大,甚至不只是這樣,不只是強大與否的問題,不管它們本體為何,力量也一定是可以互通的!
也就是說就算司徒此時身後這個元靈是‘滅世魔君、大力神魔’,它的意志是魔主死後所殘留下來的,他也同樣懂得巫族的術法與佛家大|法力……
如果這樣的元靈都不算強大,那也實在很難說還有什麼是真的強大。
這時候其實不只是下面眾人看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