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綜合上述種種,項羽此刻擺出要攻打劉季的姿態,大部分有威嚇的意圖。打不打?其實項羽自己也在猶豫中。

就在項羽猶豫不決的時候,他收到一條資訊。

簡訊是曹無傷發來的。內容很簡單:劉季想做關中王,派兵把守函谷關就是鐵證。他還要任命子嬰為丞相,並私吞所有金銀財寶。

曹無傷,任職劉季部下左司馬。曹先生明明是劉季的人,卻向項羽發出這樣對劉老闆極其不利的簡訊,其實原因很簡單: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現在的形勢十分明朗,劉季和項羽真打起來,必定死得很難看。

項羽看完曹先生的簡訊,氣得暴跳如雷,破口大罵劉季,“你個臭流氓!”

亞夫范增乘機分析道:“劉季這個人大家都知道,是個貪財好色的人。這次他進入秦宮卻空手而回,一毛錢沒貪,一個美女沒要,人捨棄小惠只因心中圖謀更大的利益。而且這個姓劉的向來玄幻色彩濃厚,不能留他大搞封建迷信。

“我建議立刻發兵,趁他不備,要他的命。”

項羽聽從了范增的建議,決定明日一早攻打劉季。當天晚上軍中大擺宴席犒賞士卒,士兵們吃好喝好戰鬥情緒很高。

現在的情況:項羽擁兵四十萬,號稱百萬,駐軍鴻門。劉季擁兵十萬,號稱二十萬,駐軍灞上。兩軍距離約四十里路。項羽這邊已經磨刀霍霍,相距四十里路的劉季卻還沉溺在稱王關中的美夢中,絲毫沒有警覺。

任由事態發展下去的話,我們似乎可以看見,天一亮項羽大軍殺入劉季軍中,劉季一敗塗地的場面。

很多時候,事態的發展總可以用“出人意料”四個字來形容。

當天晚上,劉季的軍隊中來了個意外的訪客。

此人名叫項伯。

和項梁一樣,項伯也是項羽的叔父,從伯字來看,這位應該是項羽的大叔。項大叔在兩軍開戰前夕,趁夜跑來敵方軍營,這看來很不合理,其實是有原因的。

項大叔這次來,是為了報張良的救命之恩。早年項大叔殺人,幸虧遇見張良才保住性命。張良施恩不望報,可這麼多年來項伯卻一直把救命之恩放在心上。現在項羽要滅劉季,張良恰巧在劉季軍中,真打起來張良肯定陪葬。

眼看著自己的救命恩人送死嗎?項伯問自己,答案是絕不。他不能做一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恭喜你項伯,你絕對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在你決定洩密的同時,你就成了歷史上最出名的二五仔。

見到張良後,項伯立刻催促對方和他一起走,離開劉季軍。

張良是個精細人,看項伯趁夜跑來就覺得不妥,何況一見面就催促他逃跑,張良堅決地說:“請你把話說清楚,否則我哪也不去。”

這下沒辦法了,項伯只好把項羽要攻打劉季的事和盤托出,極力勸說:“不要陪姓劉的送死!”

張良說道:“我奉韓王之命,送沛公入關,如今沛公有難,我若私自逃走,這就是不義。就算真要走,也必須去說明原委。我們做人基本的禮節總要守。”

他說著吩咐手下人,好好招待客人項伯。說完立刻跑去見劉季。

劉季依然陶醉在要當關中王的喜悅中。聽到張良帶來的天大訊息,大驚失色,立刻問:“我該怎麼辦呢?”

張良沒有回答問題,反而問了個題外話:“之前是誰出的主意,讓您派兵把守函谷關阻攔項羽?”

這句話是有深意的,之前劉季下這個決定的時候完全沒有徵求過張良的意見。張良隱忍不發,卻到這時候再提出來,實際就是想告訴沛公:您以後的任何決定都必須慎重,而且最好事先跟我商量下。

劉季早就後悔了:“不要提了,之前有個小人給我進讒言。叫我用兵把守函谷關,阻擋楚軍入關,說這樣才能稱王關中。我真後悔當時沒有先問你的意見。”

好了,張良滿意地點頭,卻還是不正面回答問題,他又問:“請問沛公,您覺得您的軍隊能打贏項羽的軍隊嗎?”

劉季無話可說。

張良緊閉嘴巴,固執地要求對方作出回答,他必須在這樣非常時刻讓劉季看清惡劣形勢,如果過不了自己心理這一關,下面有再好的對策都無濟於事。

劉季這才無奈地承認錯誤道:“好吧,我承認我現在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現在我們應該怎麼辦?(計將安出)”

張良這才回答道:“為今之計,我只有去告訴項伯,說您根本不敢背叛項羽,請他在項羽面前解釋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