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們有的想著應該要行禮,可是他們不會,有的想像以前一樣喚一聲“傑少爺”、“傑哥兒”,卻搓著雙手喊不出來,更多的人是愣在原地……
書傑帶著弟妹一起向眾人行了一禮:“章伯伯、李叔、李嬸、各位街坊叔伯嬸子們。書傑帶著弟妹回來感謝大家了!謝謝街坊們一直以來的幫助和照顧!”
眾街坊趕緊七手八腳、各式各樣地回禮,或者不好意思地搖頭、擺手:“哪有?哪有?我們什麼都沒做,倒是沾了你們仨孩子的光。”當年他們說是一家省一點,就能養活三兄妹,讓書傑繼續科考。可後來這仨孩子非但不需要他們幫忙,書傑反而經常分些新鮮獵物給他們,後來開了豆腐坊。幾乎每家都有人陸續在店鋪或豆腐坊裡得了工作機會,有了穩定的收入。要說感謝,是他們應該感謝書傑三兄妹呢。
章世文笑道:“好了,大家不要推來推去了,都是街坊鄰居,也都是看著傑哥兒三兄妹長大的。這仨孩子像夏兄弟和弟妹,都是仁義孩子,大家太見外反而傷了孩子的心。原來怎樣還是怎樣,孩子出息了。也還是我們夏兄弟的孩子。”
李叔憨憨地笑道:“誒,是這樣,是這樣。傑少爺,梅姨說你們今日會到,你們嬸子一大早蒸了花生紅豆糕,說你們三兄妹喜歡吃。還……還圖個吉利兆頭。”
書傑喜悅道:“謝謝李嬸,我們這一去大半年,很想念李嬸做的花生紅豆糕呢。”書文也輕呼:“好哦。又可以吃到李嬸做的花生紅豆糕咯。”
花生紅豆糕寓意妙筆生花、鴻運當頭、步步高昇,一般只有在過年的時候才會做。對普通人家來說,書快、花生、紅棗、紅豆、白糖都是精貴食材,就算一年做一次,也是捨不得多放材料的,還多數拿便宜很多的秈米粉摻入書快粉中做糕,口感自然差了很多。
李嬸做花生紅豆糕的手藝連擅長做糕點的甄子柔都讚不絕口,要做出好吃的花生紅豆糕,不僅費材料,更極費工夫。還需要巧勁。
因為甄子柔經常送好吃食到隔壁的李家,投桃報李,為了能送最好吃的花生紅豆糕給書傑三兄妹嘗。李嬸每年過年時做的花生紅豆糕都是料足味正的,清香鬆口、細膩軟糯、糯而不粘,嚼一嚼,滿嘴都是花生、紅豆、和紅棗的香甜,讓人愛不釋口。
因為吉祥的寓意,當年書傑到大名府城參加秋試的時候,臨考前一日,李嬸特意蒸了花生紅豆糕讓春生送去大名府城。去年三兄妹進京前一日,李嬸又蒸了一床花生紅豆糕讓他們帶在路上吃。在書傑三兄妹看來,李嬸做的花生紅豆糕並不比宮裡賞賜的稀有吃食差,最珍貴的還是李嬸的一片心意。
做吃食的人,最盼望的就是吃的人喜歡,見書傑三兄妹到現在還想著吃自己做的花生紅豆糕,一臉的歡欣和喜悅不似作偽,李嬸的臉上滿滿都是欣慰和滿足。他們一家已經初步準備往南遷了,以後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做糕給這仨孩子吃?
李叔李嬸是南邊蘇城的人,李叔在老家還有老父老母。他們現在住的西塘街的院子是長期租賃一個老鄉的,本想等明年租賃期滿,正好錢攢的差不多了,就買下這個院子,修整修整,再增蓋兩間屋,把老人接來,也要準備春生的親事了。
誰知道西塘街突然被徵用,整個玉林縣的房價三級跳,如今,對他們家來說,在玉林縣買一個院子已經成了奢望,只能回到蘇城去了,還能把老家的破屋子翻新擴建,豈不比在玉林縣輕鬆很多?他們捨不得的只是現在良好的鄰里關係、在玉林十年的關係網,還有春生在米雪豆腐坊穩定的差事,兩個月前,春生才剛剛被提升為管事呢。
想到這裡,李嬸的笑臉上掠過一絲惆悵:“喜歡吃,嬸子再給你們做,以後回去蘇城,嬸子想做給你們吃都難咯。”
“李嬸你們要離開玉林了?”書瑤急問,這麼快就決定了?他們回來遲了?
李嬸正想說什麼,被李叔攔住了:“大好的日子說那些做什麼?這不還沒最後決定嗎?仨孩子還沒進家門呢,快去幫著把糕再蒸熱一下,正好給孩子們做點心墊墊,這一路趕回來的,肯定餓了。”
李嬸趕緊應道:“是,是。你們看我真是糊塗了,我這就蒸糕去。”
梅姨拉住李嬸的手笑道:“我就知道少爺、姑娘喜歡吃你做的糕,已經讓人蒸去了。”
書傑想了想,對章世文說道:“章伯伯,李叔李嬸,你們今晚留一下,慢點回去。書傑有事同你們商量。”這事還是儘早安排的好,便於街坊們作安排。
章世文三人自然一口答應,以書傑如今的身份,還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