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個勢頭,維新也許能成功,可是偏偏他們又把慈禧給惹毛了。
要說慈禧不支援新政,其實也就有些冤了她,慈禧對於新政,其實還是有一定的支援的,變法之初,慈禧便對光緒說過:“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以圖富強也。芶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製也。”
由此可看出,慈禧若不是對於新法抱有一絲期望,也不會還政了,雖說,她仍時不時地插手看看,可是來自慈禧的阻力,其實也並沒有多少,光緒和康有為之所以到了這一步,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把慈禧爭取到自己這一方。
慈禧和一般的守舊頑固派是不同的,她自己就曾說過:“前因中外積弊過深,不得不因時制宜,力加整頓。而宵小之徒,竊變法之說,為煽亂之謀。業經嚴拿懲治,以遏橫流。至一切政治有關國計民生者,無論新舊,均須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廢食。”
許多人對於慈禧的一生功過褒貶不一,有人就只因為六君子之事便認為慈禧是百日維新的最終終結者,而在我個人看來,百日維新這敗,是敗在光緒和康有為幾人自己手中。
慈禧一開始是認同變法的,變法重要內容之一的廢八股“上諭”,是經慈禧批准的,這就表明了慈禧是贊同這項變法,對於廢八股,守舊派是極力反對的,而慈禧贊同,說明慈禧和頑固派官僚對變法地態度並不一致。
康有為以廢八股“上諭”的頒佈為例,說明“百事皆如此”,表明大量的變法“上諭”其實都是經慈禧同意的。總的來說,當時慈禧對整個變法運動基本上是持肯定態度的。
但是慈禧對於變法的認同,不代表別人就可以去威脅她的權勢地位,甚至,如果變法可以有利於她權勢地位的鞏固,她是絕對贊成的,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同治中興上看出來。
但是康有為等人現在所為。已經觸及了慈禧容忍地一個底線了。超越了這個底線。慈禧便不會再放縱他們幾個了。變法之初地順風順水。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慈禧未出言反對。只要慈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