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霸的父親夏侯淵被蜀將黃忠所殺,他無時無刻不想著報仇,此時的情形,卻讓夏侯霸心中的恨意少了許多,潛意識中卻對諸葛亮生出了一份敬意。
投降是不可能的,夏侯霸寧願戰死,他拼命打起精神,始終衝鋒在第一線,守護住鹿角工事。
又堅守了一晚,夏侯霸困得神情恍惚,幾次都差點跌倒,最為嚴重的一次是差點趴在自己親自下令佈置的鹿角工事之上,幸虧被手下副將一把拉住。手下的將士們雖然嘴裡喊著口號,眼睛卻都閉著,行動也慢了下來,顯然是困到了極點。
照這個情形下去,根本不用蜀軍攻打,剩下的六千兵馬,已經成了待宰的羔羊,夏侯霸乾脆坐在鹿角防禦工事裡,仰天長嘆,淚流滿面。
夏侯霸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結局,他很快就要被抓到蜀中,見到分別多年的妹妹,然後被逼迫投降。
2029 強勢來攻
就在夏侯霸走投無路之時,突然,蜀軍那邊出現了異動,向東轉移,很快消失了蹤影。
夏侯霸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愣愣的望著前方,確實蜀軍退去的十分匆忙,不像是有詐。此時,一名隨從上前拉起來他,急聲催促道:“將軍,此時不走,更待何時!”
夏侯霸這才悠然醒轉,不顧疲憊,急忙率領大軍退走,將士們逃離生天,憑著一股精神支撐,奔走了半日,徹底離蜀軍遠了,這才紮下營寨,很多人立刻昏倒在帳篷裡。
夏侯霸足足睡了一天一夜,做夢都在搬石頭砍樹枝,猛然醒來長舒一口氣,四周沒有一個蜀軍的身影,確實是逃出來了。
然而,夏侯霸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蜀軍佔據絕對的優勢,再支撐半日便能將自己生擒,甚至夏侯霸還在猶豫要不要自殺明志,沒想到他們竟然主動退走了。
於是,夏侯霸派出幾人前去打探,蜀軍為何如此匆忙撤退,難不成突降援兵?
猜的差不多,正是司馬懿的大軍突然趕到,魏延得知訊息之後唯恐南鄭有失,匆忙帶兵前去阻擋,這才走了夏侯霸,功虧一簣。
魏延心裡頭這個窩囊啊,兩軍交戰,聽天由命,正因為顧忌夏侯霸性命,才有今日之遺憾,丞相做事確實考慮周全,但此次絕對是個失誤。如果當初按自己的想法,包抄衝殺,這場戰役早就以勝利而告終,哪裡像現在不痛不癢的滅了幾千魏軍而已。
卻說當日司馬懿率軍離開宛城,一路直奔西北方青泥隘口,還沒等到達此地,天空便下起了綿綿秋雨。
越是出現這種情況,越對魏兵不利,司馬懿命令大軍冒雨前行,一刻也不要耽擱,爭取在曹真兵馬趕到之時,屆時相助一臂之力。
諸葛亮並沒有料到司馬懿會來,放鬆了對這邊的防範,司馬懿做事執著,最為擅長急行軍,兵馬踩著泥水,艱難的穿過青泥隘口,穿山越嶺,一刻不停。
司馬懿不斷派出探馬,在距離斜谷南端三百里處,探馬前來回報,魏延正率領五萬兵馬,將夏侯霸數千人徹底困在山下,岌岌可危。
“愚蠢,蜀軍如此勢大,怎可孤軍深入。”司馬懿不禁氣憤的罵了一句,知道夏侯霸這是貪功冒進吃了大虧,雖然跟他談不到多好的交情,本著一心為公的思想,他還是催促兵馬速速前行。
司馬懿原本是想跟曹真打配合戰,結果卻成了救援夏侯霸,他只是帶來了三萬兵馬,這種做法風險很高。
顧不了那麼多,司馬懿故意讓兵馬搞出很大的動靜,做出強勢來攻的假象,到底驚動了魏延的大軍。
南鄭不能有失,魏延不顧圍剿夏侯霸,反正此人也不能殺,當即做出決定,急匆匆的率軍去阻截司馬懿。
兵力相差幾乎一倍,司馬懿對此戰並無勝算,聽聞蜀軍趕來,立刻率軍沿路原路退走,為了不讓蜀軍再去圍攻追擊夏侯霸,司馬懿採用走走停停的策略,始終跟蜀軍保持好距離。
魏延十分氣惱,攻打夏侯霸本就在肚子裡憋了一口氣,如今又被司馬懿牽著鼻子走,更是火冒三丈,帶領大軍緊追不放,一口氣追了五天,將司馬懿重新堵回了青泥隘口。
魏延卯足勁要與司馬懿大幹一場,但司馬懿在谷內設定了大量障礙,就此按兵不動。
聽到魏延不顧夏侯霸,去追司馬懿,諸葛亮臉色十分難看,司馬懿遠在宛城,竟然這麼快趕來,倒是忽視了這樣一支力量。
同時,諸葛亮對魏延的做法也很不滿意,司馬懿遠道而來,兵馬數量不會太多,根本沒必要全軍出動,哪怕留下一萬人,也能生擒夏侯霸,給曹真以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