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一行人來到了襄陽城,劉琮率領城中眾位官員,出城五里恭迎王寶玉的到來。
1363 葉落歸根
同樣經歷過大風大浪的劉琮,身著太守的官服,顯得異常穩重,也只有見到了王寶玉,他才會露出那單純的一面。
“兄長!”劉琮輕輕喊了一聲,過來見禮,又說:“兄長南征,多有辛苦,琮兒未能相助,常有不安。”
“跟我還客氣什麼,襄陽是咱們荊州最重要的城市,你能治理好這裡,已經是勞苦功高。”王寶玉擺手道。
“兄長威震華夏,聞名遐邇,琮兒正召集文士,記錄兄長的功績。”劉琮道。
王寶玉對樹碑立傳的事情,格外的敏感,立刻糾正道:“琮兒,這件事兒就不要做了,我可不想給後世留下什麼印象。”
“兄長此番作為,如何能被隨意抹煞?”
“琮兒,我也跟你講不清原因,總之這並非是我希望看到的。”王寶玉正色道,如果將來史書當中出現王寶玉這樣的字眼,不知道會不會影響歷史。
“琮兒謹遵兄長之命。”見王寶玉態度堅決,劉琮還是順從的點頭答應,不無遺憾之色。
隨即,劉琮見過範金強和孫尚香,襄陽官員紛紛前來見禮,人人帶著敬畏之色,能夠御虎而行的堂堂漢興王,戰無不勝,自然無人可以比肩。
王寶玉隨便跟他們應和了幾句,就跟劉琮一道,一邊閒聊,一邊進入了襄陽城中。
劉琮的年紀也不小了,王寶玉問起了他的婚事,劉琮說,去年正式迎娶了一房媳婦,王寶玉呵呵笑道:“是哪家的千金小姐能入琮兒的法眼?”
“呵呵,其實兄長也是認識的,還是當年你在府中見到的那位。”
王寶玉反應過來了,劉琮所說的就是打小跟他定親的蔡夫人的侄女,頗感意外的問道:“嘿嘿,你當初不喜歡她,怎麼還是將她娶了啊?”
“當初琮兒尚未成人,只覺她每日糾纏很是反感,且那時她嫁我亦有眾人背後圖謀,母親為其也多有逼迫我,故當初不喜歡。未曾想她一直等我多年,始終相伴母親身邊,悉心照料,情深感人,也就娶了。”劉琮解釋道。
“你倆也算是修成了正果,改天我讓彝陵補送一份賀禮。”
“多謝兄長記掛!”劉琮高興的拱手道。
今日的襄陽城,照比初見劉琮時又不知繁華了多少,王寶玉看著很高興,讚賞劉琮治理有方。
用過酒宴後,當晚兄弟二人都沒搭理媳婦,同床而眠。
劉琮尚有一件事兒想要拜託王寶玉,劉琮的兄長劉琦亡故後,留下一子,名叫劉思,當年江夏失守之時,逃亡江東,生死不知,他想找到這個侄兒,將其留在身邊。
王寶玉滿口答應,等從成都回來,他會給孫權寫信,讓孫權組織人調查此事,對於一個宗族而言,葉落歸根也是大事。
在襄陽逗留了一日,王寶玉等人繼續向西行進,走出一段後,他吩咐眾人改道,去往臥龍崗看看蔡夫人。
從黃月英那邊論,蔡夫人也是自己的姨娘,當初萬年公主還在臥龍崗生活過一段時間,蔡夫人多有照顧,總得說來,無論是蔡夫人還是劉琮,都對自己有恩在先。
在透過臥龍崗的入口處,範金強下了馬,前去拜祭自己的母親,王寶玉作為結義兄弟,也一併前往參拜。
如今範金強的官位頗高,母親的墳墓也早就重新修砌過,但總體來講,規模還是很小。
範金強是個大孝子,不免大哭了一場,感嘆造物弄人,兒子今日尊榮,含辛茹苦的母親卻一生清貧,無緣享受。
在王寶玉的再三勸說之下,範金強才停下哭聲,然而眼淚從未乾涸,坐在母親墳前耷拉著腦袋回憶往昔點點滴滴。
“大哥,要不將老人家接回彝陵吧,也方便你祭拜。”王寶玉不忍範金強白髮之人由此感傷,於是建議道。
範金強重重嘆了口氣,擺手道:“自是不必,母親生前最喜歡這裡,她經常從這條路上,盼我歸來,已成習慣。”
一句話說得王寶玉眼眶潮溼了,在那遙遠的未來,自己的母親和乾媽,也應該熬白了頭髮,等著兒子的歸來。
王寶玉含著熱淚,親自給範金強母親的墳頭添了幾把新土,暗自想到,兒的兩位娘啊,你們可一定等到兒子回來的那一天。兒子不孝順,讓你們擔驚受怕,回去後你們願打願罵兒子都會甘心承受。
“寶玉,請再受大哥一拜。”
範金強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