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日必須給大家一個交代,否則我立刻折返柴桑,求主公更換大都督!”
看程普真的動怒了,周瑜這才笑眯眯的點頭答應道:“就依老將軍之言,我把他們都叫來商議便是。”
一行人坐定後,周瑜笑著先問諸葛亮:“孔明先生,可有退敵妙計?”
“大都督已經安排妥當,因何又問孔明?”諸葛亮道。
“我卻有一計,可不費吹灰之力,便可戰敗蔡瑁十萬大軍。”周瑜道。
“大都督,快快講來。”魯肅急不可耐的問道。
“久聞孔明先生擅長火攻,何不率領一隊人馬,趁那蔡瑁立足未穩,將其一舉燒光?”周瑜帶著壞笑道。
靠,這不是扯淡嗎?王寶玉的眼睛頓時立了起來,忍不住說道:“周都督,你說話能不能負點責任啊?放火也是有條件的,地勢風勢等等,都很重要,你以為隨隨便便就能行啊!”
“別人不行,孔明先生足智多謀,定然使得。”周瑜嘿嘿笑道。
“你是大都督,憑啥把責任都推給別人啊!”王寶玉惱火的站起身。
“寶玉,莫要多言。”諸葛亮面沉似水,看著周瑜道:“都督說笑了,如孔明沒有看錯,都督想用誘敵深入之計。”
哦!周瑜一愣,裝作不解的問道:“孔明先生有何高見?”
“蔡瑁十萬之眾,又深知水戰,而我方人馬未及一半,直接對敵並無勝算,都督是想讓韓當、黃蓋與那蔡瑁且戰且退,待其將要登岸之時,蔣欽、周泰則從上游沿江殺下,從其上方攻擊,淩統、潘璋則逆流而上,從其側翼攻擊,如此一來,則如甕中捉鱉也!”諸葛亮不急不緩的說道。
周瑜確實如此打算,而且秘密調遣了兵馬,只是他沒有想到,居然被諸葛亮輕易看穿了,有點掛不住面子,訕笑道:“知我者,孔明先生也!”
“此為妙計,都督果然真帥才也!”諸葛亮讚了一句。
“二位,便依此計行之如何?”周瑜問魯肅和程普。
魯肅點頭,顯得挺興奮,程普拱手問道:“都督,如那蔡瑁冒死登岸,我等且將如何?”
“我早已令太史慈、呂蒙備下十萬箭羽,到時拼死擋住,絕不可放一兵一卒登岸。”周瑜道。
303 大將之風
程普表示再無擔憂,一場碰頭會就這樣簡單結束,回小船的路上,王寶玉好奇的問諸葛亮:“先生,你怎麼猜出來周瑜有這種安排?”
“敵眾我寡,正面相迎,必被分而食之,故而我料定周瑜必採用誘敵深入,說來,此計並無高明,只是那蔡瑁立功心切,反而將中計也。”諸葛亮道。
“先生才是真正高明。”王寶玉讚了一個。
“此計雖然可勝,但仍有疏漏,周瑜提防我等,故而適才我也未曾點明,實為主公謀利也!”諸葛亮又道。
“先生,我有些糊塗了,難道說我大哥還能賺到些好處?”王寶玉大感驚訝。
“臨行之前,我已派人送信給劉琦,讓他注意蔡瑁動向,一旦蔡瑁死戰,營寨空虛,便可趁機燒營奪取錢糧,以資助主公抗曹。”諸葛亮道。
“好主意。”王寶玉恍然大悟,但還是擔憂的問道:“如果這樣,周瑜豈不是要氣得發飆啊!”
“劉琦非主公之人,周瑜雖有怨言,卻也無可奈何。”諸葛亮不以為然道。
“那周瑜會不會遷怒於咱們?”王寶玉又問了一句。
“並無真憑實據,周瑜想必要吃個啞巴虧。”
諸葛亮未雨綢繆,其卓越的軍事才華,再次得到了體現,王寶玉佩服的五體投地,於是繼續釣魚解悶,只待大戰的到來。
一天之後,訊息傳來,蔡瑁大軍已在對岸安營紮寨,又過了兩日,立功心切的蔡瑁見江東沒有任何動靜,等得實在不耐煩,果然率領無數的戰船,向著這邊衝殺過來。
周瑜率眾登到山上,那裡已經搭起了一座高臺,眺望浩淼的江面上,旌旗重重,鼓聲隆隆,戰船如蟻,人聲鼎沸。
江東這邊,號角齊鳴,韓當、黃蓋率領百餘艘戰船迎頭而上,位於最前方的幾十艘戰船之上,都是擅長射擊的一流弓箭手,雙方交接之時,各自弩箭齊發,江面之上頃刻之間,便形成了一場浩大的箭雨。
周瑜雖運籌帷幄,但戰局暫時沒有定論,所以神情之中帶了幾分緊張,不時揹著手踱上幾步,關係生死攸關之際,計謀雖好,但卻容不得半點閃失啊!
諸葛亮看到,微微一笑,上前幾步,笑著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