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4部分

辦法突破這最後一步。

衝鋒的隊形已經暫時的停止了下來,義勇軍一面和俄國人對射。壓制對方的火力,另一面全連的投彈手都在悄悄的往前靠近。不過是兩分鐘左右,當雙方的火力交織最為猛烈的時候,投彈手們一起發力,那一顆顆手雷準確的朝著俄國人的陣地上飛了過去!

北洋軍也知道這個距離用手雷,但是他們的手雷都是朝著俄國人戰壕裡面去的,力氣用大了就會扔到後面去。而義勇軍不一樣,這些手雷全部都落在了俄國人戰壕前面一兩米的距離內,炸起的煙霧形成一道煙牆,遮擋了攻守雙方的視線!就在這短短的幾秒鐘之內。義勇軍前面計程車兵匍匐前進朝著俄軍的陣地快速的接近。

還沒等煙霧散去,幾個義勇軍已經撲進了那戰壕之中。義勇軍好像還增添了一種裝備,大刀!當缺口撕開之後後面居然有一些士兵是拿著大刀往上衝的!

楊司令也在不斷的學習之中,一支強悍的部隊不是說他現在有多強悍,而是他始終在學習。大刀這種裝備是先前獨立師的馮玉祥那批人帶入義勇軍的。

在馮玉祥剛剛遇到王金漢的時候,大刀就是他那支部隊的近戰武器。本來這武器也沒有顯示出什麼威力,可是當馮玉祥的大刀和王金漢他們的手槍相互配合的時候,士兵們驚訝的發現這兩樣武器的組合居然是那般的完美!

對方一刺刀殺來,用刀磕開。然後抬手一槍!殺敵人的時候更簡單,先一槍打過去,只要擊中對方身體對方肯定有一個停頓動作,然後一刀抹過保證人頭落地。如果遇到強悍的敵人突然殺來。自己雙手拿刀也能一戰。

兩場戰鬥之後這種武器組合就在義勇軍之中得到了推廣,手槍加大刀的模式迅速得到了那些衝鋒兵的青睞。

戰壕裡面的俄國人本就沒有多少鬥志了,後面的古雷格雷維奇將軍這幾天正在發電報詢問俄國高層自己能不能投降。義勇軍衝入陣地之後一陣槍擊刀砍,除了少部分頑固的俄軍還拼死作戰之外。大多數老毛子都選擇了舉起雙手。

蔣百里看看自己的手錶,從發起衝鋒到結束戰鬥,義勇軍總共用了三十一分鐘。一個團打一個團。楊司令也沒要什麼炮火支援,雖然說俄國人沒有鬥志也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個因素,但是這個速度,當真已經體現出義勇軍和北洋軍之間的距離了。

“司令虎賁之師,百里敬服!以後百里定然會虛心學習,希望用不了多長時間,我們的北洋也能和司令的部隊一樣的精銳。”

楊小林放下了自己的望遠鏡:“不,你不能以我們現在為目標,咱們必須發展的更快,走的更遠。百里,目前的局勢不要多說你也知道,等段將軍在山東把基地建好,我們馬上要投入訓練。而且,我們要根據我們火力嘗試新的作戰模式。我不希望你學習義勇軍,你必須想辦法讓我們的戰術更加優秀。”

蔡鍔看著蔣百里,微微的笑了,伸手拍拍蔣百里的肩膀。楊小林接著說道:“還有北京的防禦陣地我也看過了,必須加以改進。再加深防禦縱深的同時要注意單兵戰壕的作用。最重要的是,以後修築陣地的事情由士兵自己動手!不允許讓老百姓來幫忙!”

蔣百里一個立正:“是。”

修築戰壕不光是對士兵的訓練,也是讓士兵們對戰壕有感情,有信任。待在自己挖的戰壕裡面,和你待在別人挖好的戰壕裡,絕對不是一樣的。特別是單兵掩體,老鄉會盡心的幫你挖,可是他絕對不知道你習慣把子彈袋放在左邊還是右邊,他更不會知道把掩體挖成什麼樣,才能讓你蹲在裡面舒服。

後面雷振春跑了上來:“楊司令,黃司令,總統請你們馬上回去,孫文先生到了。”(未完待續。。)

第六章 有所不為

孫先生來的比他計劃中要快了許多天,本來孫先生是打算跟著部隊一起來的,但是黃興從北京給他穿去訊息,袁世凱已經著手組織內閣,而且在組閣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孫先生所希望的民主,那內閣的名單幾乎就是袁世凱敲定的。

這是孫文先生無法接受的事情。孫先生追求的就是民主,在他看來,內閣的組成可以沒有他孫文的名字,但是絕對不能沒有民主。如果說推翻了滿清之後建立的新中國還是一種**的話,孫先生認為這不光是他自己的失敗,也是他們這一代人的失敗。

所以他馬上離開了部隊先走一步,在袁世凱的內閣還沒有組成之前趕到北京,就是希望透過努力,讓老袁實行真正的民主的制度。

目前的形勢還是有挽回的希望的,因為內閣畢竟還沒有組建,孫文認為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