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可是那二十多萬人槍是真實的存在的。讓他們退出戰鬥,楊小林會少了很多顧忌。
“看來他是不到南牆不回頭了!震春,你馬上佈置一下,如果他識相也罷了,不識相的話,看看他部下中有沒有願意替咱們幹掉他的。”
雷振春說道:“是,我想親自去一趟蒙古,那樣做起來更方便一些,您看?”
老袁瞪了他一眼,一擺手說道:“不行!這裡還有很多事要你做,我們馬上要幹什麼你不是不知道,別老是想著自己的好處!”
雷振春被他一句話說穿了心思,諾諾的退了下來。袁世凱也沒有繼續說下去:“今天我讓你辦的事情你準備的怎麼樣了?”
雷振春忙的說道:“已經準備好了,人就在**前面不遠,等您到的時候他們會衝出來喊冤。而且記者們也都打點了,您放心,明天一早這訊息肯定傳開。”
老袁很是滿意:“也別鬧的太大,跟那些報社都說一下,這事情要慢慢的炒。”
他說著整理了一下自己漢服的衣袖,看看掛鐘好像時間到了,自己該出門了:“記住我說的話,咱們這一次要辦的是孫文,孫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民主!”
雷振春應道:“是。”
老袁很清楚,孫文先生在國內是什麼都沒有的,從開始到現在,他最怕的就是孫文和楊小林聯手對付他,那事情就有點糟糕了。可是隨著楊打鬼帶兵北上,從種種跡象上看這種可能好像並不存在了。那孫文就沒什麼好怕的。
關鍵是民主這個思潮不好處理。
革命之後民主已經是一種很多人都接受,並且想要實現的願望。如果自己強行扼殺的話。老袁敢肯定事情不會簡單的就結束。自己鎮壓民主的手段多強烈,反抗就有多強烈,搞不好在以後一段時間之內,會對自己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老袁這人在乎名聲,所以必須慢慢來,先讓人們覺得民主這個制度並不適合中國,等到這個目標達到了,孫先生就沒戲了。
而如果想安安穩穩的先一步一步讓人們感覺民主不適合中國,首要的條件就是楊小林不能回來!雖然他現在和孫文很不對付,可是那個傢伙在北京的話。老袁不放心。
“發個電報給楊司令。就說我這裡情況非常好,俄國人抗議的事情我會幫他處理,讓他安心打仗!他安心打仗,我才能安心辦事!”
老袁的電報很快到了楊小林的手裡。看過之後他微微的笑了一下。將電報交給蔡鍔收好。楊小林總是想不明白。為什麼袁世凱一直以為自己真的不想攙和政治呢?
如果他真的對政治從來不管,又怎麼會在東北以一個軍隊司令官的身份作為最高領導存在到今天?一個將軍不懂政治還可以做一個合格的將軍,但是一個司令如果不懂政治。就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司令了。
算了,老袁怎麼認為就讓他自己去認為吧,這也是自己一心想要營造的假象。
“庫倫那邊情況現在怎麼樣?”
“張德武已經發來了電報,第五方面軍的戰鬥力非常差,而且軍紀散漫,他們現在就是靠突擊隊的力量支撐著,好在張勳炸了阿克伯利爾的軍火庫,俄國人也沒有重型火炮可用,庫倫俄軍已經陷入了被動。戰場上目前就是這樣的情況,雙方誰也奈何不了誰,就看張作霖的攻擊能不能有什麼突破了。”
蔡鍔把情況大致的說了一下,俄國人今天早上對起義的部隊進行了一番攻擊之後,估計也感覺作用不大。即便張勳那些人戰鬥力實在難以恭維,可是在他們知道自己沒有回頭路可以走,又知道了第一方面軍已經開始往庫倫攻擊前進的時候,作戰意識還是不錯的。
敢拼,敢打。
在俄國人缺乏彈藥的情況下,很難對有裝甲部隊保護的第五方面軍取得什麼輝煌的戰果。
當然,楊小林也沒指望張勳那些人能幹掉阿克伯利爾,替自己收復庫倫。他們能開啟一個缺口就做的十分不錯了:“松坡,我覺得現在哲不尊丹巴的部隊是關鍵所在,第二方面抽調的部隊沒有到達戰場之前,張作霖在還要面對基零斯基兵團強攻的情況下可能無法對庫倫有什麼突破性的進展,這個時候那個蒙古武裝的站位,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好處。”
蔡鍔點頭:“我們聯絡過哲不尊丹巴很多次了,他現在態度還不明朗,他也沒有給袁世凱回話,司令,這個工作不太好做。”
楊小林想了一會,眼睛在地圖上面轉了一圈:“你說,我們現在如果對他發起攻擊,他會這麼做?”
蔡鍔聽後一愣,他知道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