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是戰略物資,但已經是非常緊俏的商品了,靠石油發財的人不是一個兩個,在許多行業石油都替代了煤炭和其他的燃料,不說日本印度這些市場上對石油也有一定的需求,就說中國人建設公路必然會拉動國內運輸行業的發展。
這一點青幫人的看的十分清楚,那些外國的石油大亨們當然也明白。加上有訊息說中國要推廣農業機械。這讓他們十分確定,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成為世界石油的主要消耗國。
這對他們來說是好事,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必然會推動價格上漲,四億人的市場。可以讓整個世界的石油都面臨緊缺,這簡直太誘人了。他們都興奮的兩眼通紅,摩拳擦掌等著佔領中國的那一片陣地。
楊打鬼那個傢伙還一心要開發中國的油田,他總以為石油這個東西就是每塊土地上都有的。居然要在中國東北建立他們自己的油田。可是這事情經歷了將近一年的折騰,日本人說那裡沒有石油,德國人也說沒有。後來英國和法國的地址學家也斷定中國不可能有油田,他現在應該死心了吧?
既然你沒有,那你買我們的就是你唯一的選擇。賣給你沒有任何問題,可是中國太遠,這運費當然也要算在你的頭上,怎麼算由我們說了算。當然我們不會胡亂要價的,一切由市場來決定。當你中國的需求量上升的時候,價格自然隨即上漲。
大亨們做生意很精明的,他們當然不會一上來就擺出一副要猛賺一筆的架勢,這是他們成熟的地方。他們知道必須先佔領中國這個市場,然後把這個市場給養熟了,以後那就是財源滾滾。
英國和美國的很多石油大亨都找到中國商務部,要求成為中國石油供應的夥伴。但是有一個更精明的美國商人卻找到了洪門在美國的負責人司徒美堂,透過司徒美堂聯絡上了青幫的沈杏山,那個石油商人說,他不要求和中國建立什麼夥伴關係,只希望能和青幫合作,為中國打造完善的輸油網路,而且他在菲律賓也正在做著同樣的事情,如果青幫願意,他們可以一起打造一個公司,負責整個亞洲的石油供給。
這當真讓沈杏山那些人興奮不已!他們知道這是一筆好買賣,那個美國商人說的明白,這事情如果做好的話,不光在資金方面他會出大頭,甚至以後青幫和洪門在美國有什麼事情,他也可以幫忙擺平。
司徒美堂和沈杏山都知道那個人說這句話是完全有資格的,他們沒有對人家產生絲毫的懷疑,因為那個美國商人的名字叫洛克菲勒。
這個時候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已經壟斷了美國百分之九十的石油供應。聽說日本黑龍會早就找到洛克菲勒,想和他商談亞洲石油的問題,但是洛克菲勒卻沒有選擇日本人,而是選擇了青幫,這真的讓沈杏山有點意外。
他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不光能賺錢,還能讓青幫脫胎換骨。
對於洛克菲勒的大名楊小林也是如雷貫耳,後來又許多人都說這個石油大亨是全世界最偉大的慈善家。而且他確實熱心於慈善事業,洛克菲勒有句名言,被後來很多商人當做信條:“拼命賺錢,拼命存錢。拼命花錢,拼命捐錢。”
但是楊小林知道這個傢伙不是一個好人,他是捐了很多錢,但是他賺錢的時候也確實拼命。一開始和別人搶油井,那真動刀子的。有人說中國二十一世紀的開發商搶地手段血腥,那是因為他們沒看到洛克菲勒和別人搶油井的手段而已。
別看他說的好聽,只建立一條石油供應網路。其實這和自己的百貨公司是一個概念。在這個物流並不發達的年代。銷售網路的完善是可以決定一切的。
百貨公司進口洋人的火柴,兩個小銅板一盒,這其中進貨的本錢只有不到一個小銅板,剩下都是百貨公司賺的。而當安徽的皖燈明火公司成立以後,百貨公司賣他們的火柴是也是兩個銅板一盒,可是買一盒送一盒,這樣老百姓會買誰的不用想都知道。
銷售網路在我手裡的時候你其他人只能吃我剩下的,這是定律。
如果自己答應了洛克菲勒,那美國的標準石油公司將很快壟斷中國的市場。
石油這個東西楊小林真的是打算壟斷經營。他不可能說把這個市場放開讓你們商人根據市場需求來搞。首先就像那些石油大亨估計的那樣,楊小林也認為中國市場是龐大的,這賺錢的買賣國家不可能放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楊司令現在真搞不出來石油,所以他必須掌握這個渠道。囤積足夠的數量供自己來打造現代化的裝甲部隊。
和洛克菲勒合作有一個好處,就是隻要中國和美國的關係能保持穩定,進貨渠道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