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國、其他亞洲經濟體、WTO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和貨幣政策。
這種制定決策和化解衝突的二元方法,會限制中國公司吸引外國合夥人以及高技術服務和產品的供應商嗎?
鑑於中國商業的穩步發展,外資公司怎樣才能將公平和透明的商業原則與中國合夥人及其合作實體相銜接?
法律的條文和法律的精神之間的衝突(是中國公司標準和慣例的特徵和根源),怎樣妨礙外國公司為在高技術領域投資和經營所做的盡職調查?
中國公司的領導:歷史的遠景
奉行自由放任主義政策的英國有它龐大的海軍、高效的稅收體系、官僚政治、中央銀行制度以及強有力的司法制度。而在歐洲其他地方,國家所扮演的則是一個開拓性的角色。
美國自由的政體也要求要有強大的國家憲法來促進經濟的發展;美國人所創造的獨特的聯邦模式;被證明是整合和管理其廣闊領土的有效途徑。在聯邦體制之下,商品、資本和勞工的自由流動得到了保證。同時,地方的代表權與地方政府的自治權促使州政府和公司之間密切合作來追求地區的發展。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敞開大門:是引狼入室還是獲得更多的財富��(4)
美國透過對銀行業的管理、基礎設施的投入和勞動法的完善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尤其是土地使用與開發,已經完全交由市政官員負責。這樣使得多方合力促進了商業的發展。而且,對政治經濟學的熱情支援,在美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政府的領導下,中國正有條不紊地推進經濟市場化。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變革是怎樣重新配置國家資源以解放生產力,促進經濟發展的?這種變革促使財產、市場和資本擺脫原有體制的束縛,中間階層的社會秩序、經濟和社會從舊有的生產模式中解脫出來。
中國的體制改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程。一些觀察家用“蔓延”來比喻中國體制改革的過程,而且對其在更為自由的秩序中沒有停滯而感到驚訝。但問題不在於國家的大小,而在於改革的方式和內容。
中央政府透過中央規劃與權力下放相結合,完成了從傳統社會主義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轉型。一方面,舊有的行政管理體制依然強大,中央政府為實現這種轉型,在每個階段都要以頒佈法令、規章,下發檔案等形式傳達行政命令。
另一方面,中國幅員遼闊,一直以來省縣級地方政府也擁有相當的行政自主權,透過簡政放權來實現這種轉型並不令人驚訝。這種權利的下放促進甚至加速了經濟的自由化和資本的原始積累。
中央政府尤為支援城市,特別是大城市,諸如北京、上海、重慶和天津這樣的直轄市以及其他的地級市,作為這種變革的試驗區,並且賦予這些城市對其所輻射區域的管轄權。
在追求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地方政府被賦予了更大的權利。直轄市、省和縣一級政府擔負起監管和服務的職能,為推動經濟的發展提供各種保障。
地方的黨政官員致力於工業、建築以及商業的發展。很多官員在公共部門中的國有企業和資產公司擔任要職;而其他的一些則進入了私營企業的董事會或擁有股份;還有一些則穿梭於政府和私營企業或者政府機構之間充當中間人;還有極少數人則從事黑市交易、行賄以及透過關係網謀取利益。
就所得稅和營業稅而言,中國是世界上權利下放最多的國家之一。曾一度依賴國有企業和鄉鎮企業的地方財政,轉而主要依靠私營企業。地方財政來自於土地租賃和交易的稅費,也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繁榮而增長。
中國人所稱的“關係”,非常類似於美國人所說“馬匹交易”(即經過討價還價達成交易)。中國地方政府之間競爭也讓人想起了美國的聯邦主義。中美兩國這種中央與地方間廣泛的聯絡為地方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處理中國商業和政府事務所需要的“關係”,是怎樣引起公平交易標準的透明化和為了尋求商業利益與市場機會所擁有的“精明”之間的矛盾衝突?
在華進行高技術領域的研發的外國公司調查到中國的對手利用關係謀利時,發現並從潛在或稍縱即逝的機遇中獲取利益的動機,會怎樣引起對“關係”這個微妙問題的爭議?
2 13億人口的中國的法律體制
為了進入中國市場,外國公司首先要對自己的專案和要面臨的法律環境有個深入的瞭解。因此,要考慮在中國建立商業往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