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5部分

有修滿了學分,才有資格參加科舉考試的州試資格考試,去考取舉人。

秀才入縣學進修,要求不高,也不要求一下子學到太多東西。甚至報名拿了課本在家修習也可以的。

當初李超弄出這些來,就是為了避免到時科舉選出一群只知讀死書的書呆子,因此才會有考試和學校並重。

“這個縣學進修要收費嗎?”

楊師道點頭,“有收費,不過收費不高,縣學秀才班有專門的課程,因此要發給教材,還要定期考試,所有有收費。”

嗯,沒有優待。

李超有些意外,這是自己當初疏忽了還是朝廷疏忽了?

李超是贊成優待讀書人的,當然,他也反對如明朝那樣過份優待讀書人。一個讀書人,就想免役免錢糧,甚至接受投效,庇護親黨不納稅服役,甚至連做生意都不納稅,這不可能。

大明後來國庫空虛,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士紳階層的特權給害了,大量的人都不納稅不服役,一人中舉,就有許多鄉人連人帶田產的白送。但這種送田甚至自賣為奴也不是真正的,只不過是一種藉著秀才進士的特權,逃役逃稅,他們不再向朝廷納稅服役,只向投靠計程車紳交點租子,負擔就變輕的多。

士紳庇護他們,白得一筆租,而投效的百姓減輕了負擔,唯獨朝廷虧了,流失了大量的稅收。

這種亡國的做法,李超當然不能縱容。

可現在朝廷對讀書人居然沒半點優待,這也是出乎他意料的。

那個老丐家庭條件較差,年紀大身體差,幾乎是個殘廢。兒子卻出人意料的讀書成才,居然考中了秀才。可現在他兒子要進縣學讀書進修,卻交不起錢,老頭不得不去乞討要錢,供養秀才的兒子,甚至還不敢把他乞討的事情告訴兒子,生怕兒子知道後沒面子。

這種偉大的父愛,確實讓人敬仰感動。

李超把這個事情說了出來。

楊師道也很驚訝,“想不到一個漁民之子,居然也能考中秀才,不簡單啊。”

整個廣南道數州之地才考出來一百個秀才,而這個窮小子居然也能中,當然就很了不得了。

楊師道出身弘農楊氏,關西頂級名門,甚至還是前朝皇族,他讀書當然要簡單的多,家裡有的是資源。

“我回頭就讓人送筆錢給他家。”

李超卻搖頭,送錢並不是解決的辦法。

朝廷科舉改制之後,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窮人子弟也能透過科舉出人頭地。不過,讀書的負擔也確實不輕,如今朝廷也只能免費普及初小義務教育,對高小甚至更高的中學,也是無法完全承擔免費教學的。

“我的意思是,在高小和中學的辦學中,還是堅決收費教育,辦官學的同時,也鼓勵民間辦私學。而官府呢,也應當拿出些專門的資金,做為對優秀學生的獎學金,對一些成績不是特別優秀,但也還不錯而家庭條件又很困難的,則發給助學金。”

全免費肯定是辦不起,但對部分學生獎勵資助還是可以的。

楊師道想了想,這個倒不需要太多錢,“回頭我就擬個章程出來。”

“楊公,對於秀才們,我認為應當要更加重視。考一個秀才不容易,這些人都算是讀書人中的精英了。我有一個打算,就是以後考中秀才的讀書人,都可以免費進入縣學秀才班進修,地方官府還要給予一些紙筆的補貼。此外呢,給予縣學裡秀才們每月六鬥米口糧。”

免稅等特權口子不能開,但給點紙筆補貼,再一月給六鬥米的口糧,李超倒認為還是地方上還是能負擔的起,也應當負擔的。

讀書人,總要優待些。

有了一月六鬥米口糧,就算是貧困的秀才,也能安心的讀書。

“趙王真是想的長遠啊,楊某倒是疏忽了這些。”楊師道也很贊同李超的這個優待士人的計劃。

廣南總共才一百個秀才,一人一月六鬥米,一人一年不過七石二,一百人也不過七百來石米,交州鬥米五錢,七百石米,折錢不過三十來貫而已,不值一提。

但一個優待讀書人的名頭,卻還是很響亮的,尤其是今年廣南科舉縣試成績如此慘淡的情況下。

“再窮不能窮教育的,開啟民智,為國育才,也是官員們不可推辭的責任啊。”李超說道。

“趙王說的對,不過一月六鬥米是不是太少了點?”

李超卻是搖頭。

“我們要優待士人,但也不能太過。過猶不及,一月六鬥米,差不多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