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布林什維克們沒收和無償徵用,敢於反抗的都被鎮壓了,這會兒跟著中日俄聯軍殺回來的西西伯利亞自治政府雖然不知道能不能長久,好歹按著人頭算把人均40畝以下的土地都換給了原主,超過的部分直接用市價和現金以及債券贖買了,當然,樂意要糧食券的也給與滿足!
什麼事都怕比較,這麼一比較,地主和富農再想不開的就少之又少,而貧僱農們能跟著布林什維克向西撤退的都跟著走了,剩下的那些都是老實巴交的鄉下人,對他們來說,突然白給他一塊從村子裡別家搶來的地,這些人心裡根本不踏實,祖祖輩輩沒聽過這麼個理,今天能把別人的地搶來給我,明天我的地多了是不是也得被別人搶去?
而“土地管理臨時條例”和“三七五減租條例”則讓這些無地的貧僱農看到了消,地是國家的,可是你可以去租了種,國家只收你不超過當年收成的37。5%的租金,而且一旦你連續耕種滿五年,這塊地的產權就能申請歸屬於你!而且從現在起三年內不用交田賦!
這簡直等於是白白把地分給了農民,給了貧僱農巨大的消和動力,同時,這地又不是搶來的,而是政府從地主手裡買來的,自己種的時候心安理得一點不會半夜睡不著覺!
當然,統購統銷看上去有那麼點讓人心不甘,可政府不強制收購,只是你要麼把糧食屯著自己用,要賣,暫時只能賣給政府的收購點,當然,價格麼,參考最近一年的糧價,農民怕吃虧也沒問題,收購的糧食可以直接用糧食券支付,這樣農民就不用擔心糧價的波動會影響自己的收入。
布林什維克運動起源於城市工人階級,所以在俄國農村歷來開展活動相當艱難,蘇俄中央那個土地法令給人帶來的好處沒見著,伏爾加河以西幾乎所有農村的糧食卻被餘糧徵集制一掃而空,所以不要小看土地和土地相關的法令!
中國用三七五減租條例和土地管理臨時法令鞏固了黃河以北的各省,並且使得新收復的中國北方聯邦自治區很快穩定了下來,現在,經過近兩個月的努力,整個烏拉爾山脈以東的西西伯利亞大平原的2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已經增加到300萬的人口也因為這兩個大殺器而日漸穩固了起來。
當然,在糧食方面協約國在俄國東線的投入是巨大的,好在四億五千萬人口的農業大國中國要擠出救濟近千萬人口的糧食畢竟勉強還能承受得起,如果你讓一千萬農業人口的落後農業國去養活多出來的一千萬人口,那是真能要了人親命的!
中國在北方聯邦自治區和西西伯利亞大平原土地和糧食政策上取得的空前成功,也給協約國各國深為頭疼的布林什維克運動開出了可以借鑑的藥方,那就是善待農民和工人,政府必須關注民生,你要捍衛資產階級和富有階層,你就必須讓底層老百姓有活路可走,你今天給他們一個麵包,就能讓他們活下去,就能避免他們因為一無所有而鋌而走險來搶你手裡的那100個麵包!
第二百七十六章 出其不意
把聯軍大本營設在車里雅賓斯克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作為烏拉爾山脈以東的鐵路樞紐和門戶,這裡距離烏拉爾山脈以西的烏法還有365公里的空中直線距離,聯軍之所以遮斷了烏拉爾山脈從東向西的交通,只放人進來,不放人出去,目的就是不想過早暴露聯軍在烏拉爾山脈以西的實力。
其實王庚還是高估了蘇俄東部戰線新任的南方叢集司令圖哈切夫斯基的謹慎程度,春風得意的圖哈切夫斯基從麾下六萬人馬的第一集團軍司令一躍而成指揮三個集團軍十六萬人馬的叢集司令,高階指揮員應該具備的謹慎已經讓位於攻克烏法一勞永逸的收拾掉高爾察克匪幫大本營的衝動。
要是能把喀山轉移到烏法的沙皇國庫黃金也搶回來的話,圖哈切夫斯基認為東方面軍司令的位置非自己莫屬!當然,在伏爾加河東岸現在根本抓不到白衛軍的影子。
第1集團軍的前鋒部隊兩個騎兵師已經佔領阿爾梅季耶夫斯克和布古利馬,距離烏法只剩下兩百公里,要不是後勤供應不上,當地老百姓又早都跑光徵集不到糧食,自己的南方叢集的進展還要更快!
而聯軍這邊,除了在車里雅賓斯克的大本營著手從沙俄復員軍人和當地流民中選擇精壯組建和編練聯軍編制內的俄國師之外,王庚沿著烏拉爾山脈以東的山腳,向南派出了一支迂迴部隊,這支迂迴部隊的編成如下:1、孫良誠第一裝甲師轄下的蔡廷鍇第一裝甲混成旅,並加強了師裝甲團和工兵團、輜重團,約一萬五千人2、烏拉爾騎兵集團軍第一師恰巴耶夫師,約一萬人3、日本第十二師團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