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唉,謝謝大娘。”掌櫃的也沒客氣,一口氣灌肚子裡了。

巧蘭聽見動靜也出來了,望見李掌櫃,原身經常和他打交道因此很熟悉,“李叔來了,你找我啥事啊?”

李掌櫃坐在小馬紮上,“是這樣的,城裡東街的地主家的老太太要給孫子繡個喜報三元的小炕屏,我瞅著這活只有你能幹,就你手藝最好,這不我就找你來了。”

巧蘭想了一下問道:“那給多少錢呢,多長時間啊?”

“她要得急,孫子要去趕考了,想讓帶上,可能只有半個月時間,也就是下次市集你得給我,銀子給的富裕,二十兩銀子。”李掌櫃比劃了兩個手指。

李母急切地說道:“我家巧蘭頭還好透呢,可熬不得呀。”

巧蘭想了想毅然點頭,“娘我沒事,小炕屏沒那麼大,圖案也簡單,並不費力,咱家還欠著賬呢,這活我接了。”她毫不猶豫快速的答應了下來。

李母有些心疼也有些不高興了,“你這孩子咋這麼倔呢。”

李掌櫃的想了想說道:“這樣吧我先把十兩銀子的定金給你,還有上等的雪緞都給你,你也不用太著急實在不行我去說說再拖兩日。”

巧蘭搖搖頭,“我能行,不能讓您難做,您要不是為了照顧我們家也不至於老遠跑來,這活誰繡都可以的,我知道您是好心幫我們家呢,我能繡。”心說正巧想繡三元圖,這就瞌睡了送枕頭來了,還能多留一塊雪鍛繡別的呢。

李母背過身去擦擦眼淚,終究沒再說什麼。

李掌櫃哈哈一笑,擺擺手,“這話就別說了,都是一個村的,你不是還叫我一聲叔麼。成了我走了。”

說著就從兜裡掏出十兩銀子給了李母,還有捲了一小塊雪緞被包在紅布里。

巧蘭接了下來,李母跟在後面送李掌櫃,“慢走啊。”

“成了,別送了。”李掌櫃揮揮手又坐著車回去了。

老太太有些擔心的看著巧蘭,“成麼?不行奶奶給你打下手。”

老太太眼有些花了,手藝挺好但眼神不行了,所以一般也不繡啥東西了,就是給孩子們納個鞋底還成,就這還得讓孩子們給穿上針呢。

“沒事,我能行,都好了的。不是大活,要不然我也不敢接,二十兩銀子不要多可惜了,咱家這不就能把賬還了麼。”巧蘭笑了笑回了屋。

李母有些擔心,卻也知道家裡因為給孩子看病欠了賬要及時補上才好,時間長了怕是不好。

下午爺們從地裡回來,才得知巧蘭接了個活已經收了十兩定金,老大有些不高興,“身子都沒好咋就幹上活了,是不是誰給你說啥不好聽的了?”說著那眼歪著媳婦張氏。

張氏愕然,連連擺手,“我啥也沒幹啊,再說小姑子是為了救清遠,我再不是東西也不能幹這事啊。”她急得臉都白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有點委屈。

巧蘭也趕緊開口,“沒嫂子啥事,是我自己的主意,人家給二十兩銀子呢,咱家正好能把錢還上,我尋思著活不累,我就接了,明兒娘去把錢還給村長吧。”

004章決定

“這不著急,你就別管了,這過些日子還,這立馬去還讓人眼紅呢,緩幾天再說。”老太太想了一下開口,這一轉眼就讓人知道巧蘭賺了十兩銀子,肯定惹人眼紅,等市集日之後再還錢來得及,讓人以為是她家賣了什麼東西還上的賬就好些了。

“也行。”

巧蘭用了十多天的功夫將繡圖繡好了,之前還有不少荷包,是原身自己繡的也留了下來,明天正好是集市的日子,可以將這些荷包拿去換些錢回來,順便給自己買點日用品。

家裡刷牙的青鹽沒有了,巧蘭不刷牙很難受想去買點回來,順便擦臉的香脂膏子也沒了。

“娘,明兒去集市叫我一聲唄,我想去買點東西回來。”巧蘭跑進廚房跟正在做活的李母說道。

“嗯,肯定帶上你。”李娘子看到女兒又活潑起來了,心也放下了。

第二日一大早,李母和兒媳婦張氏帶著巧蘭揹著揹簍,坐著同村村長兒子家的驢車去城裡賣繡品。

青山城在這一帶是兵家要地同時也是各個地方的中轉站,靠著長江碼頭,南來北往的商人在這裡稍作歇息,各色貨物都是很齊全的。

“呦這不是巧蘭麼,傷好了麼?”同村的馬嬸子也去市集賣自家的雞蛋,同坐一輛驢車過去。

巧蘭微笑一下,“嬸子好,謝嬸子關心,我都好了。”

“那就好,這該死的二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