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小磊考上中京服裝學院了,已經查到錄取了,但通知書還沒下來。”
“恭喜啊小磊,去中京讀書也好,到時候還能和小菊有個伴。這個中京服裝學院,學校怎麼樣?”
“還行,算是我比較喜歡的學校和專業。”
“學費和生活費貴不貴呢?”
“三哥,我最擔心的也就是這一點,我託人打聽過了,說這所學校,一年學費接近2萬塊,中京又是首都,生活費肯定不便宜,我估計小磊一年最少也要用兩三萬塊。”
“這麼多啊?”
三舅媽倒吸一口涼氣,車內立刻變得冷清安靜起來,想想這樣的天價學費,還真是讓他們這種窮人階層承擔不起。
楊石磊嘴唇動了動,沒說話,而是偷偷透過後視鏡看著車內眾人。
爸媽自然不必說,憂心忡忡,家裡實在沒有餘糧,湊1萬塊錢估計都有點困難。
三舅表情很嚴肅,三舅媽低頭不言。
黃素娥和楊鐵山對視一眼,應該是早就商量好了,開口說道:“三哥,我就想……”
三舅伸出手,攔住她,很堅決地說道:“你想什麼都不行,你聽我說,小磊讀大學要緊,只有讀了書,才能出人頭地,我們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供應他讀書!不是還有大半個月嘛,小妹你還可以上班,我每天遲點回家,多拉幾趟活,咱們湊一湊,攢一攢,肯定夠的,最後不管你們差多少錢,剩下的全部由我來補,我還有1萬多的賠償金,肯定夠用了!”
三舅媽捏了捏三舅的手,想起自己的女兒,有點為難:“小菊她……”
“小菊她廠裡包吃包住,還不至於餓死!她就是因為不好好讀書,才只能給人家當臨時工!我們吃多了這種虧,難道以後還要再吃?”
三舅衝著楊石磊的後腦勺喊道:“小磊,你安心的去中京讀書,不要為學費和生活費發愁,舅舅全力支援你!”
“嗯……”
楊石磊哼了一聲,差點飆淚,都不敢回頭看他們,更不敢吭聲說話,就怕在他們面前失態。
上輩子他只是聽說三舅把醫療費拿出來給他交學費,這一世是親眼看到三舅對他這麼好,每每想著三舅殘缺的手指,還有小菊姐只要有一個饅頭都記得分給他一半,他只有感動。
這一世,自己勉強還算有點本事,那就多多幫助他們吧,自己的父母,三舅一家這麼好的親戚,好人都應該有好報,他也不發誓了,一切看行動!
黃素娥也是悄悄抹著眼淚,握著哥哥的手,唏噓不已。
三舅媽雖然剛開始有點不太情願,但好歹三舅還是託楊石磊的福,在佳怡廠裡找到穩定工作,就算幾萬也能很快賺回來,她本來就沒什麼主見,也就不吭聲了。
楊鐵山說了不少感謝的話,兩家人倒也融洽,楊石磊開心地和他們聊著美好的未來,一路接近紅楓郊區的老家。
外婆住在村裡,老屋分給二舅,負責養老,前年翻新蓋起了三層小洋樓。
大舅常年在城裡跑工程,城裡也有兩套房子,經濟條件最好。
幾個姨媽分散嫁到各地,只有逢年過節才回老屋看看外婆。
這就是黃素娥這邊親戚的大致情況。
“本來媽說不做壽的,60歲以後過一次生就少一點陽壽。但二哥他非要做壽,沒辦法。”
“二哥這個人,還不是愛顯擺?在村裡擺了幾十桌,他肯定還要收人情。”
“二哥那麼有錢,你找他借點,小磊上大學,幾千塊總是能借的吧?”
“還幾千塊?想都不用想,你跟他提錢,絕對是叫窮,二嫂那個人,恨不得跟你反過來借,她絕對開的了這個口。大哥大嫂也一樣,借錢像借命!”
“幾個姐姐呢?”
“別提了,那是嫁出去的姑娘,都不是我姓黃的人了。也就小妹最惦記老孃,沒生病前一個月來一次,給老孃帶點零食小菜,只是現在生病了才很少來。”
聽見長輩們的抱怨,楊石磊輕籲一聲:“咱們兩家窮在鬧市無人問,大舅和二舅,那是富在深山有遠親啊……”
車內一愣,又自嘲般笑起來,誰說不是呢?
但這就是生活,有歡樂,也有哀愁,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這就是酸甜苦辣的人間百態。
來到村口交叉路,只有兩三里路就到老屋了。
楊石磊在路邊停下來,想起一件重要的事,他說道:“對了,爸,您下車看看,我帶了一些菸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