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萬歲萬萬歲。”在場所有人一起起身向趙佶行禮。趙佶走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定後虛壓雙手笑著道:“免禮平身吧。”

“謝皇上!”所有人站起身來,然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趙佶環顧一下四周,眼神從每個人身上走過。凡是被趙佶目光掃過的人立刻端正坐姿坐好,正所謂伴君如伴虎萬一因為坐姿不好被皇上斬了腦袋怎麼辦?

趙佶微微頷首道:“今日是金科放榜之日,國家又會新添一批棟樑之才。朕希望這些人不要辜負那十年寒窗苦讀所學的聖賢之道,好好為官造福鄉里……”

開場白裡面趙佶說了很多他對於新科進士們的期盼以及一些為官應該注意的要素,等待趙佶說完後所有人又必須起身鞠躬行禮說:“皇上仁賢聖德,心懷天下,臣等(學生)必當謹記吾皇教誨,上忠君上下護黎民……”等等一串恭維的話。這些本就是題中應有之意,也是一種模式。在入宮前禮部有專門的官員已經教導過金榜三甲以及梁薪等人了。

開場完畢後便是歌舞,歌舞的時間不長,結束之後宮廷樂師慢慢彈奏著輕輕的音樂。緊接著有樂師開始吟唱“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梁薪嘴角露出一抹淡笑,心中暗道“來了。”

果然,聽見這首詞後金榜三甲猶如瞬間變身的超級賽亞人一般戰鬥值不斷上升,而皇上趙佶也唯恐天下不亂,開口笑著道:“此次金榜三甲應試時所作文章固然精妙,但不知各位詩才雜藝如何,朕這裡正巧也有一個小太監詩才頗高,曾著有《摸魚兒。雁丘詞》這樣的絕妙佳詞廣為傳頌,要不今日你們大家就來比試一番娛樂娛樂如何?”

趙佶這句“如何?”並不是一個疑問句,而是一個啟後語,這話說完必須得有人立刻應話說“謹遵聖命!”這樣的話。

果然,此次科舉探花首先站出來對著皇上長揖行禮道:“回皇上,學生陶學明,願意前來一試。還請皇上出題。”

趙佶用頗具欣賞的目光看了看探花陶學明,算是一種鼓勵。然後趙佶說道:“梁薪你也站出來吧。”

梁薪立刻起身走到場內對著皇上磕頭行禮道:“奴才在。”

他的身份和探花不同,探花是讀書人可以做長揖算行禮,梁薪必須得行跪拜禮,這是規矩。嗯,萬惡的規矩,梁薪心中暗想。

“免禮平身。”趙佶笑著說道,他看梁薪的眼神也是一種欣賞。但這種欣賞跟之前欣賞陶學明那種眼神不一樣,趙佶看向梁薪的這種欣賞帶著一種對自家人有出息的愉悅感,性質有天淵之別。

“你可敢應戰?”趙佶問梁薪。

梁薪抱拳道:“奴才願意一試。”

趙佶點點頭道:“好。你曾經對出過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這種絕聯絕對。而朕也風聞學明善於對對,在汴京有對王之王之稱,所以第一局你們二人就對一下對子吧。”

“是!皇上。”梁薪和陶學明同時拱手行禮應道。然後二人開始對望起來。

冷然的氣勢瀰漫全場,空氣似乎都快要凝固結霜了。無盡的戰意瘋狂肆虐,地上的泥沙走石開始緩緩轉動,並且速度又越來越快之勢……以下省略三千字,額……這些跟兩人對對子完全沒有關係。

沒有什麼氣場的轉變,也沒有什麼氣勢的威壓。陶學明和梁薪相互拱手後,陶學明伸手道:“公公先請?”

梁薪搖搖頭道:“我是皇上的奴才,乃宮中之人。陶探花外來是客,所以理應陶探花為先才對。”

陶學明拱拱手也客氣當即說道:“那梁兄注意了。”陶學明環顧一下四周,目光落在御花園的一座假山下,頓時靈光一動道:“山石巖下古木枯,此木為柴。”

“好!”眾人愣了三秒鐘後趙佶首先拍手鼓掌,然後其餘人跟著鼓掌。陶學明這個上不可謂不妙。“山”字和“石”字相加即為“巖”字,“古”字和“木”字相加就是“枯”,最後“此”字和“木”字相加又是“柴”字。一對上聯共拆三個字,算是很難的了。

梁薪微微皺眉,心想這陶學明在對對子上還真有兩把刷子,不過古代人的思維敏捷度又怎麼跟現代人比,梁薪也看了看四周,最後將目光鎖定在一名站在人工湖旁邊的宮女身上笑著對道:“白水泉邊女子好,少女為妙。”

“好啊!好好好……”趙佶興奮地鼓掌出來,一臉叫了四聲好。

陶學明臉色有些沉重,梁薪下聯一出讓他明白他真的不是浪得虛名的。在梁薪的下聯當中,白字和水字相加是泉字,女字和子字相加是好字,少字和女字相加是妙字。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