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強點頭說:“這是當然。希望天氣預報能精準一些才好。不過,我們怨歸怨,防備還是不可少的。政府那邊先佈置下去,下午上班後我們分頭去檢查各地準備情況,要讓大家都行動起來。”
司馬峰雖然覺得這是小題大做,但是書記說話了,他也不能不重視,只好答應下來,請幾個副市長分片負責。
下午上班後,何強坐車到一些部門和鄉鎮抽查,發現大家普遍重視不夠,有的鄉鎮只是跟村裡電話通知一下,會議都沒有召開,村裡看到鄉鎮領導不重視,自然也就不當回事,甚至連村民小組都沒有通知全。
何強發現這一情況後,很是著急,可是又不能全怪大家。前幾次颱風說要過來,從上到下,都非常重視,開會動員,安排值班,準備工作做得很充分,結果只是來了一場大雨,颱風連小樹都沒拔倒一棵。
何強想到,這時召開緊急動員會議,如果最後又是虛驚一場,必然會加劇群眾對政府的不信任,可是這事又不能不重視,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當即何強通知市委辦主任,讓他把省政府的緊急通知在明天的《河東日報》發表出來,同時要求電視臺從現在開始做滾屏廣告,提醒各單位和全體市民做好防颱風抗颱風的準備。
何強的這一手效果很好,很快引起全民重視,家家戶戶都在關注十號颱風的事,農村的大棚種植大戶,更是小心防範,如臨大敵。
第二天下午,十號颱風如期而至,到了晚上十點,河東上空的風力達到十三級,伴隨著超強颱風而來的,是持續不斷的強降雨,儘管大家有所重視,但是因為這次颱風的強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結果還是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城市街道被淹,最深處達到成人腰部,很多小車遭遇沒頂之災;農村形勢更為嚴峻,幾十間民房倒塌,不少市民受傷嚴重,禽畜死亡無數,農田一片汪洋……
何強見此情景,心急如焚,立即召開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佈置排澇搶險事項,努力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確保無人死亡。
颱風主力透過河東雖然只有十幾個小時,但是風雨影響卻持續了三天。在這三天裡,何強幾乎沒有休息,一直在關注著抗災救災工作,為了將颱風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他身先士卒,主動到災情最嚴重的地方指揮救災,有幾次不小心踏進深坑,要不是他的水性好,只怕要丟掉性命,把跟隨他的黃能和謝軍嚇得雙腿發軟,邁不開腿,不斷勸他離開一線。
但是何強不為所動。他顧不上換掉身上潮溼的衣服,身披雨衣,頂著狂風,淋著暴雨,依然堅持跟基層幹部奮戰在一起,處理排澇救災事宜。傷員要救治、禽畜要保護、農田要洩洪、危房要加固、交通要通暢……這些事情他雖然一個人做不了什麼,但是他知道,只要他在場,幹群們工作就會更努力,抗災措施就更易落實,集體和農民的損失就會越小。
因為何強和全市幹群颱風前後的努力,將這場突如其來的天災降到了最低,在周邊的幾個縣區中損失最小,河東縣的積極有效的作為,受到了海西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等到處理好颱風事件,就已經到了八月底,宋妍給何強打電話,告訴她已經去過香港,跟香港大學成功簽約,這學期就要到香港上班。何強在感到遺憾的同時,問宋妍要不要送行。
宋妍撒嬌道:“當然需要,以後我們最多在寒暑假見上一面,平時只能通個電話了,這讓我有點捨不得呢。”
何強開玩笑道:“虛偽!既然捨不得,為什麼還要堅持過去?你差錢,我可以支援你的呀。”
宋妍噗嗤一樂,說:“我知道你很有錢,可那是你的錢,不是我的錢。我有一雙好手,還有出色的大腦,憑什麼不靠自己掙錢呢?”
何強只好嘿嘿說:“你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必須支援呀。說吧,要我給你多大的紅包?”
宋妍猶豫了一下,說:“你能過來陪我吃一頓飯,我就很滿足了。至於紅包,就不需要了。”
何強跟她約了後天週末吃飯的時間。
這天下午,何強接待了一支德國客商,令他感到驚喜的是,隨行翻譯中居然有江州大學外語系教師陸子怡。自從到歐洲考察回國,兩人在江州分開後,就再也沒有聯絡,此番見面,彼此都感到高興。
陸子怡告訴何強,最近她被調到省政府外事辦工作,這次過來考察的德國Ac公司,是一家醫藥跨國公司,世界五百強企業,準備在江南省投資一家藥物中間體生產工廠。她因為是隨隊翻譯,就主動推薦Ac公司投資部的專家過來考察,如果能夠達成投資協議,那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