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3部分

他出於對德意志帝國利益的角度出發,還是覺得自己有責任說出實情的背後。

“這又是怎麼回事?”威廉一世問道。

“19世紀,中國和日本面對同樣的西方文化入侵,同樣經歷了鴉片輸入,不平等條約,半殖民地。結果為什麼天差地別?19世紀初,西方完成工業革命開始對外擴張,中國和日本基本上是同一時間被開啟國門,中國1840年鴉片戰爭被英國撬開,日本1853年被美國炸開。結果兩個國家表現出完全不一樣的態度,日本人各種亂七八糟的改革、變法、革命,一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學習西方的工業化,開始接受外來文化。反過來華國才用了兩年時間,就已經初步完成了工業化,一個拖拖拉拉,繞了一大圈,完成了內部改革,工業化,而且同樣是鴉片輸入也是天差地別,華國這種擁有龐大人口基數的國家,地域廣大,比整個歐洲加起來都要大,單一的民族,單一的國家,單一的政黨,一旦發展起來,速度是很可怕的,陛下有沒有想過,即便是整個歐洲國家都封鎖華國,也不見得能夠阻止他崛起呢?”俾斯麥反問道。

如果是華皇聽到了俾斯麥的這個見解,一定會震驚的嚇一跳,可惜,這種話,俾斯麥只會在私下和德皇單獨說,不會對任何人說。

德皇威廉一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俾斯麥對華國的評價居然會這麼高,“你真的認為,一個地域這麼廣大的國家,才剛剛完成工業基礎,就有能力跟歐洲列強抗衡,要知道,英法,還有我們德國,哪一個不是經歷了上百年的產業革命才有今天的成績?如果華國真的有你說的這麼厲害,那麼,我覺得,更不能幫助他們。”

“我們在歐洲,同英法不會保持長久的和平,同沙俄不存在和平的基礎,所以,我們如果能夠帶上一個盟友,極大的可能就是奧匈帝國,或者更小的義大利王國或者西班牙王國,再要麼就是巴爾幹半島的小國,在歐洲,我們始終是處於支配地位的,我認為,華國這種泱泱大國,一旦崛起,聲勢會很驚人,但是也誠如陛下所說的,他的發展速度,快不起來,沒有個50年,無法趕超我們現在的工業技術,但是,他們自保的問題不大,他們在亞洲保持最大國家的影響力的問題,也不會大!所以,跟華國搞好關係,肯定要比跟日本搞好關係,對於帝國的利益更為有利,當然,兩不相幫,置身事外,這是最上等的策略。”俾斯麥肯定的回答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看了看桌上的紅色信封,有點捨不得,“既然跟我們的關係不大,我覺得,能吃多少利益,就先吃多少利益,這樣比較划算。”

俾斯麥嘆口氣,不再說什麼,他真的在很多策略方面,和德皇是有分歧的。

俾斯麥的確是世紀的偉人,看什麼事情,尤其是國際事務,都看的特別的準確!

在國內問題方面,首先在1871年至1877年間的“文化鬥爭”中,與羅馬教廷互相攻擊,最後以雙方互相妥協結束。

再在1878年隨即開始“圍剿左派”,制定《非常法》,以打壓社會民主黨。

但同時間,他亦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來進行攏絡,雖然很多隻屬表面性質,但仍使德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勞工立法的國家。

可以說,俾斯麥走的每一步,都是相當準確的,最合乎現在的形勢的。

選擇奧地利就決定了當時時局的趨勢,也就決定了後來歐洲外交政策的方針,包括成立三國聯盟在內。

經過大禍之後,到了今日,許多搖擺與危機,不很吸引德國的注意。

俾斯麥只要把成立德意志與奧地利聯盟裡頭的許多動機與反對的動機,詳細說明:是許多動作、用意、感情、解析的一種結果。

我們就不必多在這方面討論,只要略為觀察1880年前面幾年間的事情就知道了。

俾斯麥重整中歐,他拋棄了自由選擇,他同俄羅斯分開了,他嘗試同英國友好,但他卻不能辦到這件事。

雖然這件事沒成功,但開始時他走了好運,英國不肯加入任何反對法國的聯盟,俄國(原是英國的仇敵)就趨向於同德意志的列強友善的新的三帝聯盟,它是關於分享巴爾幹利益的。

俄國在近東可以自由反對英國,俾斯麥這樣幫助亞歷山大,以滿足他的願望,就能夠破壞俄國和法國的會談。

俾斯麥支援成立德意志、奧地利、義大利三國聯盟,其目的在於阻止義大利與法國聯合,俾斯麥卻不希望義大利有什麼緊要的幫助。

只要“有一個義大利的鼓手拿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