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斯和英軍軍官們的心中,華軍的戰鬥力,一點都不輸給德軍,甚至更加強大。
“不行,不能再這樣跑了,大軍列陣,炮兵列陣,跟華軍拼了,注意保護兩翼。”丹尼爾劉易斯像是忽然受了什麼刺激,一下子站起來大喊大叫,把手中的大餅狠狠的往地上一摔。
“列陣?這個時候才列陣?早幹什麼去了?”
這是所有聽見丹尼爾劉易斯說話的英軍官兵們的心聲,當然,誰也不敢把這種話說出來,即便有說出來的,也都是互相悄聲抱怨,被丹尼爾劉易斯帶著大軍逃了五十里,早把軍心逃散了,把大軍計程車氣都給逃光了!
“都聽見命令了嗎?行動起來!要不然華軍兩個師,是要把我們包圍然後全殲的啊,你們看不清楚形勢嗎?再不拼命地話,一個人都出不去!”丹尼爾劉易斯暴怒道。
丹尼爾劉易斯終於看清楚了形勢,只是現在對於他來說,不管是列陣拼命,還是拼命逃回喀布林再穩住陣腳,其實都差不多了,而且,到了現在這個階段,也許逃回喀布林城中防守,等待糧草打持久戰,也許更好。
不過,既然主帥下令了,英軍的戰術素養畢竟不同於那些脅從軍,還是比較高的。
王大山已經親臨一線了,和張浩波會合一處,高誼通則仍然繼續帶著一幫阿富汗土著軍隊協助華軍第五野戰師咬住印度脅從軍和阿富汗脅從軍。
“太好了,英軍這是不走了,要和我們拼命呢,將軍。”張浩波奮的端著望遠鏡對王大山道。
王大山笑呵呵的點點頭,“不管他走哪一步棋子,我都讓他葬身在侵略的土地上!傳我的命令,華軍第六野戰師和華軍第七野戰師加速合圍,在一個小時內將英軍圍死,大家注意保持距離,用子彈消耗對方,充分發揮我們總裁1878式步槍比英軍的步槍射程遠,精度高,能夠連發的優勢。”
“是,將軍。”副官聽見王大山的命令,趕緊去通知通訊兵發電給下面的幾個師旅機關。
1850這個年代是步槍技術瘋狂躍進的年代,如果以技術層面來區分,大致是有著這麼幾代的步槍。
象鳥槍這樣的火繩球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被淘汰了,只有在大清帝國、阿富汗、日本等少數國家與地區還在大量使用。
而燧發槍(主要是滑膛槍)比火繩槍進步了一代了,但在風行了近300年後,已經因為技術的進步,1850年後被全面淘汰出局,世界主要先進國家的陸軍都已經換裝完畢了。
其中,布朗貝斯滑膛燧發槍,從18世紀初年開始生產,到1840年代開始全面退役,可以說是拿破崙戰爭和鴉片戰爭時期英軍的絕對主力裝備,光是陸軍使用的印度型生產量就超過了三百萬支。
而比燧發槍更先進的前膛擊發槍採用火帽擊發技術,可靠性更佳,裝填更方便,而且可以在雨天使用,還能集中使用,在19世紀初就開始就逐漸風行起來,很快把燧發槍擠出了市場。其中著名就有克倫士威克步槍前裝滑膛擊發槍,這種步槍自1838年開始裝備部隊,準備全面換裝英軍隊普遍裝備的前裝燧發槍,但是在其全面裝備部隊之前,更新式的米尼步槍(米尼步槍出現了,定裝彈等諸多技術讓步槍的有效射程從區區一兩百米躍進了五百米以上)出現了並在1851開始全部裝備英軍隊,結果這種被淘汰的新式步槍只能迅速被撤裝並出售,米尼步槍在克里米亞戰爭中顯示了絕對的效能優勢,徹底壓倒了帝俄的舊式步槍,隨後列強都在全面換裝米尼步槍。
米尼步槍的好日子也沒有多久,形形色色的後膛步槍在後來10年內把這種步槍淘汰出局,而後膛步槍又演進出形形色色的連珠槍,但是後膛步槍的正確方向則是彈倉步槍,而接下去的進步中又用無煙藥取代了黑火藥,到了十九世紀末,尖彈又取代圓彈了。
1850年代開始,每隔五到十年步槍技術就發生一次革命性的變化,許多步槍剛剛全面裝備部隊就面臨淘汰的命運,在步槍的歷史從來沒有一個時代會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左右)到第二次鴉片戰爭(1858左右),英軍裝備步槍的進步可以用飛躍來形容,直接從燧發槍變到了米尼步槍。
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軍遠征軍大部分不過是燧發槍(1838年英軍才開始用前裝滑膛擊發槍去換裝燧發槍,而沒換裝多少,就因為米尼步槍的出現而改用米尼步槍了),確切說是布朗貝斯滑膛燧發槍而已,清軍綠營兵用的是鳥槍(一種17世紀初的火繩槍,還是明代技術的產品,這種槍清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