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時,清朝駐日使臣黃遵憲所撰的建議朝鮮開放國門的《朝鮮策略》流入朝鮮,得到朝廷的首肯。但儒生們堅決反對開放國門,於是高舉“衛正斥邪”的旗號,掀起上疏運動,史稱“辛巳斥邪運動”。高宗下令逮捕上疏儒生,其中華西學派儒生洪在鶴的上疏被認為有“謗訕朝廷”之文字,斬首示眾;李晚孫、姜晉奎等上疏儒生被流放荒島。”
萌總裁微微一笑:“不光是朝鮮,還有日本也一樣,日本古代的文字獄主要集中於江戶時代。德川幕府建立後,文網漸密,下令禁止提及任何跟德川家有關之事。鹿島萬兵衛在其所著的《江戶的夕榮》一書中這樣說道:關於舊幕時代的書物,與政治有關的勿論,與德川家有關的哪怕再小的事情也不得隨意提及,如有觸犯,那只有在遠方荒島上再敘了。日本近代文人宮武外骨所著《筆禍史》中,收錄日本歷史上136起文字獄事件,其中127起發生於江戶時代。宮武自己也在書序中感嘆道:像本人這樣屢罹筆禍者恐怕古今東西實屬罕見,這要是在幕藩時代恐怕早已被遊街斬首示眾了。封建統治者有不能被人提及的地方,就要來一次文字獄。”
“陛下是正統的推倒封建統治的人,自然不存在這個問題。”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笑著總結道。
萌總裁點點頭,“對,華國就是要堅定的走民主的路線,可以導正,卻不要用嚴厲的手段去約束,以導正為主。這是一項基本的國策。”
“是,陛下。”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潔格格,李泰熙都是有職銜的官員,聽皇帝說的鄭重,一起起身答應。
華皇微微一笑,看向火車車窗外,歐洲的風景和華國的,有什麼分別?
華皇一行就這樣一路說說笑笑,暫時不去想這次歐洲訪問的壓力,於三日後,抵達保加利亞王國。
保加利亞王國是1877年俄國對土耳其宣戰,土耳其戰敗後才重新獨立的。
1878年2月俄土戰爭結束後,保加利亞擺脫奧斯曼土耳其的統治獲得獨立,曾一度實現統一。
但由於因戰爭而精疲力盡的俄國無法頂住英、德、奧匈帝國等西方列強的壓力,根據1878年7月13日簽訂的《柏林條約》,保加利亞被一分為三:北部的保加利亞公國、南部的東魯米利亞和馬其頓。
東魯米利亞仍然是奧斯曼帝國控制的。
它的首都是普羅夫迪夫。
東魯米利亞全境位於今保加利亞南部。
魯米利亞與東魯米利亞不同。
前者的意思是“羅馬的土地”,原本指東羅馬帝國(亦即拜占庭帝國),後來在15世紀指為奧斯曼帝國控制的巴爾幹半島地區。
魯米利亞也尤其指保加利亞以南、摩里亞半島(今希臘南部)以北及阿爾巴尼亞以東的地區。
從這角度看,今保加利亞南部的地域也自然可稱為“東魯米利亞”了。
根據1878年柏林條約,奧斯曼帝國設立東魯米利亞作為自治省。
東魯米利亞的領土在巴爾幹山脈、洛多皮山脈及斯特蘭德沙山脈之間,也就是保加利亞族、希臘族及奧斯曼土耳其人熟悉的北色雷斯。
“東魯米利亞”是柏林會議上英國代表支援使用的新建立名字。
二十個洛多皮山脈的保加利亞穆斯林村莊拒絕確認東魯米利亞,併成立了“泊馬克共和國”。
根據柏林條約,奧斯曼帝國仍然對東魯米利亞擁有軍政管轄權,但賦予它高度行政自治權(第十三條款)。
該省的元首是由高門任命的基督教徒總督,並經過歐洲列強的同意。
馬其頓位於南歐地區,地處巴爾幹半島中部,是個多山的內陸國家。東鄰保加利亞,南界希臘,西接阿爾巴尼亞,北傍塞爾維亞。
馬其頓地形多為山地,瓦爾達爾河貫穿南北。
馬其頓實際上也仍然處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下,只是和東魯米利亞不是一個系統的,又分了一次而已。
正統的保加利亞王國自然是位於保加利亞北部的保加利亞公國,華皇去訪問的就是保加利亞公國。
【1180 保加利亞王國亞歷山大一世】
保加利亞公國的情況也很複雜。
保加利亞公國雖然在德奧的支援下,擺脫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束縛,但是並沒有擺脫奧匈帝國的影響,德國在保加利亞公國的影響力也很強大。
最令華皇警惕的是,除了奧匈帝國和德國的勢力影響,還有沙俄的勢力,而且,沙俄的勢力比德奧的勢力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