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斯坦省省會。為道路交叉點,有公路北通馬什哈德,南通阿拉伯海岸的查赫巴爾,西通克爾曼。
海拔達到了1352米,直到跑到了這個地區,張浩波等人才稍微緩口氣,發電給弗拉基米爾格拉納特,弗拉基米爾格拉納特當即透過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轉達給華皇。
華皇和卡特麗娜卡芙公主知道雅姆拉利暫時安全了,也當即舒口氣,華皇雖然下令不準再派兵接應,但是依然十分擔心華軍的安危。
在杜茲達布,張浩波的部隊全部歸建了,除了戰死的和重傷的,剩餘的二百餘人都還有戰鬥力。
高誼通聽說張浩波已經暫時安全了,也當即調頭回到克什米爾和阿富汗的交界處打游擊,以達到繼續吸引英國和印度軍隊注意力的目的。
剛剛抵達杜茲達布的張浩波,顧不得休息。
趁現在英印軍沒有發起攻擊,繼續向杜茲達布的西側跑路。
華國在伊朗也有大量的特工人員,伊朗屬於愷加王朝統治時期。
愷加王朝建於1779年,由突厥人建立,首次定都德黑蘭。愷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強加緊在伊朗的爭奪。1801年俄國兼併喬治亞;英國同伊朗三次戰爭導致伊朗割地賠款及承認阿富汗斯坦獨立。
所以,有雅姆拉利在,這個時期的伊朗和阿富汗,其實是合在一起的,自然不會為難他們。
此後法國、奧地利、美國等相繼強迫伊朗訂立了不平等條約。19世紀下半葉,英攫取了在伊採礦、築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等特權。
伊朗雖然名義上仍是獨立國家,但實際上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往昔波斯帝國的輝煌與今日的恥辱形成鮮明對照,伊朗在追求復興強國的路上必然產生強烈的民族主義,而強烈的民族主義又很容易導致極端主義和盲目的排外思潮。
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隨著歐洲列強的侵入,伊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社會經濟衰落,封建統治專橫殘暴,多次發生人民起義。
納歇爾丁國王聽聞華軍來了,也派出了軍隊接應,實際上,這個時代,這些農業國家,大部分沒有完成開化,仍然是最古老的體系,勉強算是國家吧,和華夏大明大清時代的文明是沒有辦法比的。
清朝雖然是封建農業社會,但是幾千年大一統的傳統文化,仍然讓華夏是作為一個整體存在的,而不像中東,中亞,都是作為地區存在,國王不值錢。
在納歇爾丁國王的幫助下,張浩波讓人先護送雅姆拉利從伊朗境內回到赫拉特去,而他則帶著一個排計程車兵返回阿富汗。
張浩波在同高誼通聯絡之後,也同弗拉基米爾格拉納特進行過溝通,認為讓雅姆拉利回到赫爾曼德河的北部,然後從各個部族不停的送人過來,在戰鬥中整編阿富汗的土著軍隊,將會比在赫爾曼德河南部同英軍對峙更有效果。
因為就算是在赫爾曼德河的北部取得了進展,穩固了防禦,頂多是沿著赫爾曼德河,將阿富汗一分為二,這不是華皇需要的。
弗拉基米爾格拉納特在同葉卡婕琳娜克里莫娃商量了之後,也肯定了張浩波和高誼通的意見,同意了張浩波的計劃。
【1376 集結喀布林】
就這樣,在印度英軍指揮官丹尼爾劉易斯已經不對於追上雅姆拉利抱有幻想的時候,驚奇的發現,一支逃到了伊朗,和一支逃到了華國邊境的兩支部隊,居然又回頭了?
“他們到底要幹什麼?怎麼都逃出去了,又回頭?真的是在找死不成?”丹尼爾劉易斯對著地圖,問身邊的阿布杜爾拉赫曼汗。
“我看,他們是想在喀布林附近集結!我估計是不是雅姆拉利已經被華國人送回赫爾曼德河北側了?他們要不斷的增兵赫爾曼德河南側,跟我們繼續打持久戰。”阿布杜爾拉赫曼汗是很有才幹的一個人,要不然也不能在英國人的夾縫中將阿富汗保留下來。
“有這個可能!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就麻煩了,本來我們已經要大功告成了,這個時候華國人介入,壞了我們的好事!”丹尼爾劉易斯說著,氣憤的一拳頭砸在地圖上,地圖沒事,他的手生疼,疼的咬牙倒吸了一口涼氣。
“將軍,有沒有讓人帶訊息給印度總督?讓貴國政府在國際輿論上給華國施壓?並且增兵阿富汗!”阿布杜爾拉赫曼汗問道。
“已經發出訊息了,不過,這裡還有別國商人,我們不能太誇張,華軍頂多二百人,這麼點兵力,他們可以藉口保護大使館,對他們的國際影響力不大。”丹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