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有72艘艦船約19萬噸。這時德國還沒有萬噸以上的戰艦,而多為兩三千噸級的二等巡洋艦。其作戰能力也多限於防禦本國的海岸和河口。
但是,到19世紀末的最後幾年,德國的海軍建設方針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也試圖建立一支具有強大實力的攻擊性艦隊。德國皇帝和大臣們都想創立一支強大的艦隊以配合並保護德國日益擴大的海外商業和殖民利益,同時藉以表現德國的強大。為此,德國海軍部先後於1898年和1900年兩度提出擴充海軍的新法案,並均獲得國會的批准。透過這兩項新法案,使德國的海軍經費在1900年達到了7476287英鎊,其中造船費就達到239。5萬英鎊。1901年後德國海軍的經費投入和造船速度更進一步加大,並由此引起了世界第一海軍強國英國的警惕,兩國於1904~1908年展開了激烈的建設海軍的競爭。到1914年大戰爆發前夕,德國海軍共有大小軍艦391艘,海軍人員79000人。
德國雖然尚未趕上英國,但已經由在列強中排位第七的“嬰兒艦隊”一躍而為僅次於英國的強大艦隊。
大戰爆發時,德國的盟國奧匈帝國陸軍兵力為63個師,250萬人,海軍共有大小軍艦20艘,人員18000人。
為了保證工業發展速度,保證工業產品的質量,萌總裁就不能丟下德國,萌總裁希望自己的工業在初創階段,能增加多一些德國隊的元素,他喜歡德國人嚴謹的個性。
增加德國作為合作伙伴,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俄國和日本,沒有強大的陸軍,萌總裁無法對抗這兩條惡狗。
歐洲和美洲,畢竟離著中國太遠,真的打起來,不太可能上升到國家之間你死我活的拼鬥,這其實也是為什麼慈禧太后能玩平衡玩的這麼順,這麼多的列強都趴在中國,而中國實在是太大,只要封建帝國本身不倒,這麼多列強就沒有辦法,而且,很多列強還要變相的扶著大清朝廷,不讓大清國倒掉,大清國一倒掉,他們想貸款都貸不出去了,怎麼敲骨吸髓?
所以,清廷不倒,對列強們都是最有利的!
就除了俄國和日本,尤其是俄國,暫時,日本只是剛剛開始開化,十年之內,都不可能對大清國構成任何威脅,而俄國,這頭邪惡的北極熊,隨時準備一巴掌拍下來,繼續侵吞中國北方的土地。
俄國:維持龐大的陸軍規模海軍由防禦型轉向攻擊型。
19世紀末的俄羅斯,地跨歐亞兩大洲,領土經不斷擴張達到2280萬平方公里,佔世界陸地面積的百分之一十七。
特媽,有五分之一是從老子大中國幹過去的!
由於它首先是一個陸上大國,所以從沙皇到俄國政府官員都很重視陸軍建設。
1877…878年俄土戰爭前夕,俄國陸軍常備軍總額為72萬人,戰後約有77萬人。
這無疑是這一時期西方列強中規模最為龐大的一支常備軍。
當時英、法、德、意、奧、美等國的陸軍常備軍都在25萬至40餘萬之間,俄國的陸軍總額超過了其他任意兩個國家的陸軍總額之和。
此後,到1890年前後,俄國的陸軍總額一度減至70萬人,但很快又重新膨脹,至1900年達到112萬餘人,仍然為列強陸軍規模之最。
大戰爆發後,經過總動員,軍隊又迅速擴充,俄國共有143個師,500萬人。
500萬人是什麼概念?可以一個國家對抗整個世界!
龐大的陸軍常備軍的存在提高了俄國在西方列強中的地位,它曾經使德國人感到恐慌,法國人則希望由俄國來充當歐洲憲兵以遏制德意志的野心。
但是龐大的軍備就必然意味著龐大的防備開支,俄國政府每年所開銷的軍費數額非常之大。
以1890年為例,儘管當時俄國常備軍的數額並非19世紀末年中最大的,但政府給陸軍的撥款仍高達12300萬美元,加上海軍撥款,俄國政府的防務總開支達14500萬美元。
這個數額與德國相當,與英國接近,大大超過意、奧、美等次強國家。
1890年俄國的國民生產總值為211億美元,而英國卻有294億美元,德國也有264億美元。
再以當年人均工業化水平而言,俄國只相當於英國的15%、美國的22%、德國的29%、法國的38%,過度的軍費開支必然影響俄國的整個國民經濟,影響俄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激化國內的各種矛盾,這與後來冷戰時期蘇聯相類似